第41章第41章小人已将证据查明真相,……
第四十一章
寿安堂。
潘远山已经在堂屋内转悠一刻钟了,陈氏看得眼花,放下茶盅忍无可忍:
“别转了。”
被亲娘的吼声吓了一跳,潘远山终于停了下来,愁眉苦脸的坐到一边,陈氏瞧他这般心神不定,不禁斥道:
“总是这般,小事躲避,大事慌乱,没点城府。”
潘远山被母亲说了也不回嘴,只端起茶杯,想喝又不喝,端起又放下,可见真的是心神不宁。
“既然做了,那便拿出底气做下去。”陈氏劝说:“要怪就怪崔氏愚蠢。”
潘远山又端起茶杯,这回喝了一口,闷声说:
“母亲何苦动家法。”
三十下藤鞭,虽不致命,却总有伤痕,瞒不过崔家。
“动家法怎麽了?她做出这种丑事,我若无声无息,崔家能信?”陈氏说:
“放心,出了这种事,崔家比咱们家更想打死她,我不过做做样子,小惩大诫,崔家不会介意的。”
潘远山垂眸看着杯中茶水,沉默不语。
“你那边都处理干净没有?”陈氏问。
“平氏做事向来稳妥。”潘远山说。
“千万别让崔家查到什麽把柄,不然可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陈氏什麽都不怕,就担心他们做事拖泥带水,留个尾巴给人揪住。
潘远山说:
“崔家是清流,在仕林颇有名望,但在京中世家立并无根基,他们查不出什麽的。”
“那和尚呢?不会临阵反水吧?”陈氏又问。
潘远山说:“不会,他有把柄在咱们手上,绝不敢造次。”
“话是这麽说,事後还是……”陈氏对潘远山比了个‘了断’的动作,潘远山看了一眼,随意的点了点头。
“算算时间,崔家今日该到了。”潘远山叮嘱:“母亲要注意分寸,我只想要崔家退让,不想跟他们闹掰。”
“我明白的。但今後你可不许再拦着我管崔氏了。”
娶了这个儿媳,看着像是陈氏占上风,但只有陈氏自己知道,崔氏心里从来就没瞧得上她这个婆母,那高傲的清冷模样,总让陈氏不由自主的想起她那高高在上的前主母,想起自己是妾室扶正的身份。
偏偏儿子怕崔家,护她护的紧,成亲这麽多年,陈氏连一点婆母的权利都没行使到,早就心生不满了。
潘远山看了一眼得理不饶人的母亲,明白她的苦处,至于崔氏,既然背上了恶名,那活在恶名的阴影中也是她该承受的。
“对了,此事务必捂严实,一丝风声都不可传入宫中。”
潘远山忽然想起宫里的潘妤,怕她知晓此事後为崔氏出头,那就麻烦了。
“自然!”陈氏说:“她前阵子打发了那麽多人出宫,如今在宫里只怕已无人可用了。”
“这样也好,等她尝到苦头,自会服软,届时再拿捏她不迟。”
陈氏不喜欢崔氏,连带崔氏的孩子也不喜欢,若非潘妤别有造化,陈氏连看都懒得多看她一眼。
潘远山对潘妤的感觉,倒没有陈氏这麽乐观。
这段时间一来,他越来越觉得,送潘妤入宫做皇後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毕竟他当着她的面动过杀心,尽管潘妤後来没说什麽,但这根刺肯定埋下了。
有刺在心上,今後只怕不易让她全心全意为潘家出力,尤其是她圣眷正浓时。
不过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如今她与陛下新婚情热,陛下自然什麽都依着她,待日後陛下厌了丶倦了,甚至有了新宠,她就能认清家族的重要,届时再与她修复关系定然事半功倍。
就在这时,门房管事来传话,说崔家人已至。
“来了几个,都是什麽人?”潘远山迫切的问,生怕崔家对此事不够重视,派几个喽啰过来敷衍了事。
门房管事回:“一行七八人,为首的怀箴先生。”
“怀……”潘远山面色一变,慌忙走出寿安堂,亲自迎了出去。
陈氏见儿子听说他岳母亲自来了,竟连招呼都不打就兔子般窜了出去,暗骂了句没出息,心中颇不是滋味。
出身低微,妾室扶正,是两座压在陈氏头顶的山,让她在那些真正的名门贵女丶世家望族面前永远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