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好地方。
朱巧妹并未给自己留有太久感伤的时间,还记着姜姮的处境:“今後……你打算怎麽办?那人,肯放你离开吗?”
姜姮下意识摇了摇头,意识到她看不见後,又出声:“他是一个善人。”
这话,说得连姜姮都觉得滑稽。
辛之聿自幼上战场,杀敌无数,有无数人的父亲丶兄弟丶儿子死在他手中,但他仍勉强算作是一个善人。
君子论迹或论心?
各有各的理。
姜姮不再说她,而是谈起了朱巧妹的出路。
“你仔细听我接下来的话语,务必牢记,务必。”姜姮叮嘱。
崔氏一族在长安城经营多年,自然有其门路,其中恰有几人,在送朱巧妹离开长安城一事上,能发挥一些蜉蝣撼大树的力气。
姜姮将手上的镯子,发上的簪子,脖上的链子,一个又一个摘下来,再一个又一个为朱巧妹带上。
这些首饰,都是她仔细挑选过的,不是金玉这种一眼就瞧得出价值的物件,寻常人见了,会诧异其色泽丶款式的罕见,但绝认不出到底是何物。
她带在身上,绝不会引人惦记。
“若有朝一日,无路可去,可拿着这些物件,去当铺,切莫一次性露太多,也勿要讨价还价,能拿多少,便是多少。”
姜姮缓缓说着。
这纷杂事,因她而起,她不能撒手离开,但朱巧妹不一样。
她无辜。
且有赤子之心。
没道理让好人,在这深宫之中,白白丢了性命。
最後,姜姮从怀中,拿出了一串小小的项链,红绳链子又长又细,挂在脖上,不容易瞧见,而坠子主体是一块血玉,完美无瑕,艳如朱砂,正是当年阿蛮亲自打成簪子,送她的礼物。
如今只剩下拇指大小。
姜姮将红绳两段系在一块,打了一层又一层的结,细细的绳子绞在一块,已是不借助外力,难以拆解的了。
“就日落鸣钟时,我所说一切,记住了吗?”她再次正声询问。
朱巧妹迟缓点头:“记住了……”
姜姮也点头,知她看不见,这个动作,是让自己安心。
外头已有馀晖洒金,姜姮记着时间,一把牵过她的手,想让她顺势起身,不料朱巧妹只微微前倾了身子,但双腿还牢牢定在原地。
“怎麽了?”
看她一脸难色,姜姮略有心急。
今日时机难得,她不能保证,下次再有一个崔霖,能为她这位已经毫无权势地位的长公主,冒着身家性命谋事。
姜姮不欲再拖延,用力拉着朱巧妹的手,就要往外走去。
朱巧妹也顺从。
快步到了西门,远远望去,那里已经有人等待。
按照计划,这辆负责出门采买夥食的车,也会载着朱巧妹离开,等到了未央宫外,又会有另一批人来接她出长安城。
眼见只差一步,姜姮心想,无论朱巧妹是否清楚其中利害,又听懂了多少,都要先送她离开。
这时,朱巧妹却反手拽住了她。
二人的力气,本就不是一个水平。
她这一拉,姜姮踉跄了一下,只能停住步子。
“你——”姜姮蹙眉转身。
“那你呢……”朱巧妹低声问,“我走了,那你呢?”
她不能抛下姜姮,独自一人离开的。
原来,她是想着这个,为了这个……
姜姮望着她,一时无话可说,很快,她又逼着自己冷着心肠,出了声:“我自有我活下去的法子。你留下来,又能为我做何事呢?
“我!”朱巧妹不假思索地想回答,但声音随之小了。
她也曾认真谋生了半年。
自以为有了安身立命的能耐,可以同姜姮携手活下去,但这短短几日发生的一切,将她在过去所搭建的一切,包括认知,能力,打算……都砸得稀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