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午时,王家两位夫人联袂而来。
两人没有被林知了三言两语劝走。直到薛理出来,两位夫人才乘车离开。林知了待人走远就看向他:“不是说把人得罪了?”
“王家会做人做事!”薛理感叹,“进去吧。”
林知了忍不住抱怨:“该来的不来——”听到马蹄声,朝薛理看去。随即夫妻俩循声看去,两辆马车前後驶来。
薛理:“该来的来了!”
话音落下,车夫慢下来,从车里下来一人,正是两仪殿大总管。他身後还跟着个小太监,小太监抱着一个精美的盒子。
大总管到跟前就说:“薛大人,恭喜!”
薛理笑着回礼:“请进。”
大总管眼角馀光瞥到熟人,停下转身,正是新帝的心腹太监。大总管笑着说:“咱家先进去。”
随後,薛理和林知了带着新帝的心腹去堂屋。
大总管可不想知道太多事,还是担心被新帝砍头。放下金如意,看看小孩的相貌回去好说给太上皇听,他就起身告辞。林飞奴沏的茶他都没喝。
新帝的心腹也带来一个木盒,放到薛理手上对他说:“大人稍後再看吧。”
薛理递给林知了,林知了送到卧室。
内侍不禁感叹,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刘丽娘把孩子抱过来。内侍看到小孩白白胖胖不禁惊呼:“这麽大了?”
薛理:“出生时六斤多。”
内侍摸摸小孩的小手,想起腰间有块玉佩:“咱家来的匆忙,忘记给小公子准备见面礼,这个就给小公子玩吧。”
薛理叫他儿子道谢。
内侍笑着说:“不必客气。薛大人,咱家还要回宫复命。”
薛理送他出去。
薛瑜好奇:“三哥,陛下送的什麽啊?”
薛理估计礼物不寻常:“你们答应我守口如瓶,我就拿出来。”
薛瑜捂住嘴巴。
刘丽娘令婆子把龙凤胎带去西院找大花。
屋里只剩自家人和不懂事的小薛林,林知了到卧室把木盒拿出来。薛瑜迫不及待地打开,顿时很失望:“怎麽像块瓦片?好像还是铜的。”
她相公丁小太医靠近:“上面好像有字。”
薛理已经意识到是什麽:“给我!”
刘丽娘识字不多,只知道看用料:“我看也像是铜做的。皇帝也不舍得用金子。”
薛理很意外,竟然是皇帝的字迹。至于是不是他亲手刻上去的,唯有皇帝和心腹清楚。
刘丽娘随口问:“写的什麽?”
眼尖的丁小太医惊呼一声。
薛理看向林知了,见她只是有些意动:“夫人猜到了?”
实则林知了跟做梦一样,不,做梦她也不敢想象皇帝如此大手笔。她不禁感叹:“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在自己家见到传说中的丹书铁券!”
经常去茶楼听话本的林飞奴大惊,夺走仔细一看,是丹书铁券:“姐夫,明日我就去县衙改姓薛!”
薛二哥紧随其後:“我把俩孩子过继给你!”
丁小太医不好意思,弱弱地说:“我们的孩子跟鱼儿姓,也不是不行。”
薛理气无语又想笑,佯怒:“想得美!这是我儿子的。”小心翼翼地放到儿子身上,“臭小子,你爹出生入死这麽多年,到头来全便宜你!”
【作者有话说】
正文到此为止,还有几章番外,交代一下後续。下本想写《在大汉当狗官》,年底写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