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作者元月月半 > 184 二哥回乡(第4页)

184 二哥回乡(第4页)

薛理出面:“都是饱读诗书的成年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敢做就要敢当!”

有人就说他们受人蛊惑。

薛理:“有证据吗?没有证据本官无法立案。如果是真的,本官很同情你们被人当枪使。既然可以去宫门外令陛下收回成命,难道你们还怕他们?”

有人就问薛理此话何意。

薛理:“你若听不懂,本官劝你老老实实回家种地!将来侥幸高中也会死于非命!”

那个读书人是想叫薛理给一句实话,日後出了事可以把薛理拉出来为他挡枪。可惜这样的事薛理见多了,岂会上套!

薛理又点拨一句:“别再莽撞行事!无论哪个衙门,无论抓谁都要有证据!”说完薛理回去。

躲在院中的大理寺卿和少卿等他进来就问:“通明,此话何意?”

薛理:“哪一句?”

“最後一句!”右少卿低声说。

薛理看向大理寺卿:“您是怎麽升上来的?”

“前大理寺卿被查。”大理寺卿说出口,明白薛理的意思,那群书生真能弄掉几个,兴许他们的亲友就有机会上来。

右少卿:“你不怕殃及池鱼啊?”

薛理:“冤有头债有主,我们又没有撺掇他们闹事,他们会查我们的亲友?我在朝中无亲无故。再有空缺也轮不到我。”

大理寺卿和右少卿都听出他言外之意,有心思在这里杞人忧天,不如去找亲戚添一把柴,令火烧起来。

人生能有几个六年!

读书人回到家说出薛理的法子,他们的长辈就去撺掇他们行事的人家中大闹。

此时江南世家也收到此令,也想找人上表反对此事。然而没等他们找到人,皇帝在宫门外大开杀戒的消息就传过来。

有心人试图撺掇百姓和兵卒起事,殊不知百姓早已厌恶家中有几千亩地却从不纳税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无地的流氓也不需要交税,以至于流氓也不帮他们。有人花钱请流氓,流氓把钱花了就把此事抛之脑後。

以至于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写话本诋毁皇家。

天下读书人唯有江南多,偏偏薛理去年才整顿了江淮一带,几百万亩土地分下去,得到切切实实实惠的百姓根本不信话本中写的皇帝此令是间接加赋。

流言有人讨论才能流传开。百姓不参与就只能是官宦世家自己看。

起初还有读书人被撺掇的义愤填膺,陛下“六年不许参加科考”的消息传开,读书人就被爹娘长辈关禁闭!

其他各州县同江南一带情况类似,只是少了写话本的人。

再说朝中,户部丶吏部和礼部以及鸿胪寺许多官吏每日敷衍了事。

皇帝被万民伞养足了精气神,贬了十几位京官,把老老实实做事又不曾上折反对的官吏提上来。

林飞奴的同窗夏子乔的父亲就因为这一次升任京兆府尹。

先前这位夏大人被同僚怂恿的也想上折反对,因为整个家族也有一两千亩地。这麽多地税可不是一笔小钱。

夏大人就叫儿子试探薛理的想法。夏子乔认为此乃小人之举,去找林飞奴玩的时候,直接问薛理此事他怎麽看。

薛理没说话,林飞奴问:“你父亲打得过陛下吗?”

此话传到夏大人耳中,他想起兵部尚书是皇帝的表外甥,金吾卫中郎将也是,兵权在皇帝手上,他们这些手无寸铁之人闹也是白闹。

因为想到这些,夏大人也劝过亲友。然而亲友认为法不责衆。

皇帝是不能一个个查,他可以找满身黑点的杀几个。果不其然,後续同夏大人猜测的一样。

老实说,许多官吏敢闹是因为皇帝向来宽厚。

然而做梦也没想到,皇帝这次雷厉风行,宛如先帝还魂!

直到端午节,天下各地的地主世家才不得不接受现实。

端午节第二日,薛理仍然休息,寻思着林飞奴明年可以试试县试,就在家给小舅子补课。

半个时辰後,林飞奴饿了,薛理皱眉:“你才吃多久?”

在林飞奴身边学写字的瘦猴擡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我像小飞奴这麽大,胃是无底洞!”

薛理闻言叫小舅子歇一会,他叫婆子煮面。

刚到主院,院门被打开,进来一位衣着喜庆身形微胖的女子。

薛理:“找林掌柜吗?此时在仁和楼。”

“林掌柜不在家啊?”年过四旬的妇人犹豫片刻,“你是薛大人吧?”

薛理微微颔首。

妇人打量他一番,嘀咕:“长得俊,身板直,不愧是陛下钦点的探花!怎麽会有人说你是能止小儿夜啼的阎王啊!怎麽净胡说八道!”嫌弃地挥挥手帕,仿佛要把“阎王”这种晦气的字眼挥走,“那我去仁和楼?”

薛理点头。

门房送她出去。

林飞奴在隔壁听到动静,等薛理过来就问:“谁找阿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