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作者元月月半 > 183 安分守己的薛理(第3页)

183 安分守己的薛理(第3页)

太子直言他想叫这些贡生去统计天下人口和土地,总要知道本朝有多少良田多少人。

皇帝瞬间想起那年在仁和楼二楼的谈话。若是以往,皇帝万万不舍得叫士大夫丶天子门生纳税。

经过“庐州案”丶“长兴侯案”,再到去年的“江淮大案”,皇帝算是看清楚,不叫官吏纳税,他们不会因此满足,也不会因此感激他这个皇帝。

这几次大案非但没有失了民心,反而笼络了民心,才有去年千艘渔船协助办案的盛况。

皇帝从金吾卫大将军口中听说此事时无法想象,也不敢相信。可是金吾卫大将军是他一手提上来的,不可能帮薛理骗他。

从未上过战场的皇帝深刻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

是以皇帝听到太子的主意就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太子准备了满腹说辞,一句没用上,以至于愣了片刻才回过神:“父皇知道儿臣想做什麽?”

皇帝:“朕知道!也只能是朕一人知道!”

“儿臣谨记!”事成之前不能叫任何人看出他真实目的。

太子回到东宫就召见两位户部侍郎,把所有贡生都交给他们,由他们安排此事。

统计土地人口本就是户部的事,户部责无旁贷。然而贡生当中近七成出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这些人怕是会阳奉阴违。两位侍郎说出他们的担忧。

太子直言,正是因为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知民间疾苦,才应当下去磨炼一年半载。谁敢领了差事交给奴仆去办,一经发现,永不再用!

三日後早朝,有人上表反对此事,理由是统计土地人口这等小事,识字的小吏就可以做,令贡生亲自下地丈量,此乃明珠弹雀!

皇帝心情不好,又不能拿薛理开刀,因为动薛理会失了民心,而贪官污吏杀的杀关的关,都不在眼皮子底下,闻言愈发心烦,叫他回家种地。

上表之人当场吓傻。

皇帝扫一眼文臣武将问谁有异议。

武将自然不会反对,反而觉得丈量土地这种事乃皇帝仁慈。换成他们就把读书人拉去军营锻炼一年半载。

文臣有心反对,可是十年寒窗,多年筹谋,才有资格参加朝会。谁也不舍得为别人的事断送前程。哪怕贡生中有他们的儿子孙子,他们心疼不已,也不敢为小辈出头。

因为只有他们在朝,将来才可以为小辈筹谋。

皇帝见没人反对,此事就这麽定了。

半年後,各地人口土地汇总。皇帝增加军费,从上到下,所有军人的俸禄加百分之五。一贯钱加五十不多,十贯加五百也不多。可是皇帝能想到加薪,说明心里有他们。

如同林知了亲自做的卤猪下水。平日里厨子不屑吃,可是这份心意很贵重!

上到将军下到兵卒,拿到加薪後的俸禄,皇帝又颁布一道诏令,丁税和地税合二为一,无地的百姓无需纳税,只剩每年一个月的劳役。

无地的兵卒和百姓欢欣不已!

户部因为没有尚书,两位户部侍郎上表提醒皇帝,明年会少很大一笔税收。

皇帝直言国库有钱!

两位侍郎感觉他言外之意是没钱了再杀几个贪官!

又觉得他们想多了,皇帝不是这样的人。如此秉性做派,满朝文武只有一人,大理寺左少卿——薛通明。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皇帝不可能因为摊上薛通明这样的臣子就移了性情,因此二人笃定他们想多了。

说到薛理,这大半年很是安分。

素日在大理寺踏踏实实办案。休沐日上午沐浴洗头,下午在家指点小舅子的骑射以及文章。傍晚去丰庆楼,晚上他和林知了一块回家。

以至于林飞奴总感觉这日子不踏实,仿佛电闪雷鸣前的安静。

林飞奴决定找个机会诈一诈诡计多端的姐夫。

机会难寻,不知不觉到冬至。

朝廷放三天假,林飞奴的学堂也是如此。

假期第一日全家沐浴打扫,第二日薛二哥一家过来,薛理出面在丰庆楼订一桌,全家去丰庆楼用午饭。

无亲无故的云无影也在。

席间刘丽娘要给云无影说亲。

云无影吓得直摇头。

刘丽娘:“你不娶亲,也没有侄子侄女,老了怎麽办?”

以前云无影烦恼过此事。

如今毫不担心,他不假思索地说:“仁和楼的厨子夥计怎麽办,我就怎麽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