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少年互看一眼,每样都想吃怎麽办啊。
那就每人点一样!
林知了叫夥计招呼他们坐下,先把鸡蛋糕丶雪衣豆沙和水晶蒸饺送过去,她做煎包和煎饺——煎包煎饺都包好了,她只需先後放到平底锅中便可。
一个雪衣豆沙吃下去,林飞奴的把兄弟想再要一盘,擡起头来就张大嘴巴。他的同窗见状回头看去,也不禁张大嘴巴。
这个时候男厨子在拉拉面,刘丽娘在他另一边做刀削面。一个拉,一个削,跟丰庆楼的戏法一样精彩。
七个小子皆放弃矜持,扒着木窗一探究竟。
路人和街坊此刻也看到了——林知了的柜台在门里边,柜台另一侧是宽大的窗,而拉面案板正好侧对窗口。路上行人纳闷,仁和楼不是酒店吗,怎麽还有人变戏法。怀着好奇心走进一看在做面食,正好有点饿的路人就要一份拉面。
林知了提醒他选配菜,有猪肉有牛肉,还有煎蛋和炸蛋。林飞奴的同窗指着从未吃过的炸蛋要加一个。
林知了告诉他们猪肉丁也香。
会做雪衣豆沙的姐姐不会骗他!林飞奴的把兄弟要加猪肉。
夥计把加了炸蛋和肉的面送过去,这群小子又闻到一股香味。循香看去,林知了打开锅盖,把鸡蛋煎饺盛出,紧接着就做水煎包。
原本只想吃面的食客又买四个煎饺。
夥计把这位食客的煎饺送过去,也顺便给那七个小子送一盘,问他们要不要尝尝菜。
几个小子惊奇,直呼没想到还可以点菜。
仁和楼这麽大的房子,如果只卖早餐,不一定能赚到钱。若是只卖菜,一顿午饭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林知了是不指望晚上有人进来。商户和匠人各回各家,有钱出来吃晚饭的人只会选择丰庆楼,是以林知了早午都卖面和饼。早上没有炒菜,晌午少了粥。
夥计报一下菜名,除了牛肉和羊肉,其他的菜几个少年闻所未闻,就叫夥计决定。夥计定下松鼠鱼丶红烧牛腩丶糖醋里脊和家常豆腐。其中家常豆腐林知了不会做,她也只记得大概做法,提点了几句,东宫出来的小徒弟就做出来。孜然羊肉她全然不会,也是东宫小徒弟做的。
夥计之所以没有选羊肉,只因这些非富即贵的小子定是三天两头吃羊肉,仁和楼的羊肉很有可能叫这些小公子失望。
红烧牛腩已经烧好,夥计到後厨就端过来。鱼已经切好,是在东宫当了几年徒弟刀工不错的小太监做的。他裹上团粉炸鱼,另一个厨子调酱汁,转眼间一条鱼出锅。打下手的两个采买配菜,他二人烧里脊和豆腐。
七个少年有一半喜欢酸甜口,吃得胃口大开,因此对别的食物也充满了期待,就问夥计还有什麽。
夥计自然要告诉他还有烙饼和油饼夹肉,也是说给别的食客听的。两个小子要个来一份。
林知了提醒厨子把饼切两半,让他们几个都尝尝。
油饼夹里脊肉,白烙饼夹卤肉,几个小子不敢相信这两种肉都是猪肉。吃饱了仍然意犹未尽,请林知了打包蒸饺丶肉夹饼和雪衣豆沙以及蛋糕。
仁和楼以前的管事巧立名目搂钱,所以哪能没有食盒。林知了要帮他们放食盒里,叫两个夥计送他们回去。
几个少年自是求之不得。
林知了打开蒸笼夹蒸饺,一个少年注意到底下好像有东西,就问她是什麽。林知了回答没有馅料的馒头。
几个少年对这里的一切都好奇,又要买十四个馒头。
就在这时,几位二十岁左右的公子鱼贯而入。
林飞奴的把兄弟姓章名元朗的小子惊呼:“珩哥?”
最先进来的男子脚步一顿:“小元朗?你怎麽在这里?”
“我吃午饭啊。珩哥也是来吃午饭?”不待人回答,小章公子自顾自说,“珩哥你来对了。我跟你说,这个最好吃。”指着雪衣豆沙,“这个也好吃。”指着蛋糕,“这个我猜你肯定没吃过。”目光落在水晶饺上面。随即又眉飞色舞地显摆,“珩哥,你吃过拉面吗?有没有吃过刀削面?我猜没有!我建议你——你比我高,一个人可以点两份,都尝尝。还有还有,菜也好吃。我最喜欢松鼠鱼和糖醋里脊。家常豆腐,我觉得不咋地。他喜欢!”朝身边同学肩上一巴掌。
被称为珩哥的男子假装生气哼一声:“什麽都好吃,唯独这个不好吃你买十几个?”目光落在还没来得及盖上的食盒上面。
章元朗顺着他的目光扭头看去,正是十多个大馒头:“我,我吃饱了。这个吃不下,我带回去慢慢品尝。”说完又觉得像骗人,馒头有什麽好品尝的,“姐姐,我可以尝尝吗?”
林知了原本想招呼客人,听到这小子倒豆子似的说一堆,看起来不需要自己,她笑着从蒸笼里拿出热气腾腾的馒头,轻轻掰两半。章元朗看见了有种说不上来的奇怪。他的同窗也觉得奇怪:“好像跟我以前吃的不一样,是一层一层的?”
林知了把两半掰四块,递给离她最近的几个小公子:“是一层一层的。”
章元朗接过去,粗粗一看至少五层:“哇!姐姐,你是天下第一厨!”忽然想起她不是厨子,“你是天下第一大掌柜!”
【作者有话说】
明天过节,今天早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