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还是在万松书院读书的穷秀才。
穷秀才比薛理大十岁,有才气有骨气,考了三次近十年依然榜上无名,而他能坚持这些年,正是万松书院为他提供笔墨食宿。其诗赋词曲比薛理出色,为了养儿育女常化名给花楼写词谱曲,近几年临安府城花楼管事都来找过他,他不明白他差在哪里,难道是他八字缺官印。
薛理给出一段文字叫他破题解题。
穷秀才破题没问题,博览群书的他解题也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不会实事求是。总要加上自己的见解。又不是殿试当廷作答,谁要听你的见解。
薛理叫他照着古籍老老实实写一篇,所有见解都要有出处。基于对他的信任,穷秀才规规矩矩写出来。薛理很满意,他不满意,把自己的文章批评的一无是处。
薛理提醒他,想考上就这样作答。他的诸多见解等外放做官再实施。有句话薛理没讲,穷秀才的许多见解比大梦一场之前的他还天真。
兴许多年後他会选择采菊东篱下回家去种田。
碍于此刻他很希望光耀门楣,薛理也没有不识趣地泼冷水。
名次出来,穷秀才在中间,知县高兴,他阖家欢喜。庆祝了几日,这位新晋举人就要在竹林酒家摆一桌。
竹林酒家吃的可不是饭,而是真金白银。薛理只说竹林酒家的很多菜他娘子会做,没必要花这个钱。再说,日後他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当时这位只是再次感谢薛理。
薛理以为这事就过去了。
薛理从屋里出来看到他很意外,忍不住问:“怎麽没去京师参加春闱?”
“知府大人请我去府城任教,知县大人的意思难得得到知府青睐,我不该放弃这次机会。我也想攒两年钱再去京师试一试。”来人春风满面笑着回答。
府教属从七品,不像丹阳县办的万松书院院长只拿俸禄,薛理觉得很好,他的性子适合任教不适合官场。
官场缺他这样的人才,可是他朝中无人,家中无银,宁折不弯的结果有两个,得到陛下青睐平步青云,其次是成为贪官污吏的替死鬼。
陛下虽然称不上年迈,然而几年前生了一场大病。也是那次病重陛下令太子监国,东宫成了小朝廷,贵妃和二皇子才着急生事。
陛下没有精力培养新人,太子东宫门人用不完,哪有空提拔他啊。
若是成为某朝中大员的乘龙快婿也是一条路,然而他的长子比小鸽子还要大上几岁。
薛理恭维几句,接过他带来的点心和鸡鱼肉蛋便请他去店里。
这位举人不是第一次过来,之前来过几次,可是依然无法忍受他的住房如此逼仄。以前不敢贸然开口,如今觉得即将离开此地,薛理生气也没法逮住他打一顿,“薛先生,你应当有钱出去租房吧?”
薛理:“房租年底到期,届时找一家大店。”
“原来如此。”举人此番除了道谢,还向薛理请教如何教学。
薛理:“平日里因材施教。考前分析考官喜好和朝中大事。一切以考上为前提。考不上满腹经纶也无用武之地!”顿了顿,“终归一句话,灵活变通!”
这位举人不由得皱眉,薛理在他看来样样出类拔萃,唯一令他感到不适的便是这一点。
薛理见状失笑:“从我这里到你家不是只有一条路。同样要达到某个目的也不是一定要走光明大道。”紧接着又解释只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随後两人又寒暄几句,薛理便送他离开。
林知了从屋里出来:“向你辞行?”
“算是吧。过几日去府城。好在府城提供住房,不必再同妻小分居两地。”薛理去店里把对方带来的东西拿出来,点心和鸡蛋放入柜中,鱼和活鸡放案板底下。
林知了过去看一眼:“像自家养的。”
薛理点头:“今日年初二,市场没人卖活鸡。这几份点心应该是年前买的。小鸽子,吃不吃?”
小孩才吃过早饭饱饱的:“不吃。姐夫,他是去府城当官吗?”
薛理:“去府城官学任教。府城给的俸禄高。”
林知了:“他中举後知县没点表示?”
“知县赏了书院。院长给我的那份被我换成了炭和文房四宝。”原先计划拿到凌云书店的分成就拿出一部分银钱买炭和笔墨。没想到去年学生那麽争气,五位秀才家人捐款足够万松书院用两年,薛理便打消这个念头。
林知了:“是不是没有多少钱?”
薛理点头:“先前考上五个秀才,县里一高兴赏多了。估计也忘了去年还有秋闱。即便想到,也没想到上天继续眷顾丹阳。”
小孩好奇地问:“姐夫,秀才很难考吗?”
薛理:“过两年你试试就知道了。”
“还要两年啊?”小孩失望地摇头,“我要和大花玩去。”
难得休息,薛理和林知了没什麽事想陪小孩出去。然而家中不止他们仨。林知了问二嫂去不去。
刘丽娘嫌累,小孩和大花精力好,每次出去都要半个时辰。刘丽娘决定等薛二哥回来他俩一块出去。
林知了想起一件事,“二嫂,要不要拿点点心回娘家?到村头叫上二哥。下午你回来,二哥留在村里。”
刘丽娘:“大嫂闹的一出,我娘家跟她娘家离得不远,肯定知道这事。想到他们问东问西就烦。过几天风头过了再去吧。”
闻言林知了让她在家好好休息。
小孩牵着大花前面跑,薛理和林知了慢慢跟上。
“林娘子?”
带着犹豫的口吻传过来,薛理循声看去,是位半老徐娘。其穿金戴玉,感觉有点风尘气,林知了怎会认识这样的人。
林知了顺着薛理的目光看过去,很是意外:“钱夫人?你怎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