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顿时觉得遇到知己。他转过头看到小鸽子勺子上的鸡蛋羹,不由得凑近一点。小鸽子吓得捂住。
食客经常过来吃碗面,跟林知了一家很熟。他嫌弃地说:“看你小气的。我这麽大的人还能抢你的吃食。你给我看看,你的鸡蛋羹怎麽跟我家的不一样。林娘子做个鸡蛋羹还有秘方啊?”
薛理点头。
食客连声说抱歉,他只是随口一问,林娘子不必理他。
在门边等着买里脊肉夹饼的几位食客被店内食客的话吸引,好奇地问林知了他说什麽呢。
林知了就说给弟弟做了一份鸡蛋羹,好像跟那位食客家的不一样。
等着买饼的食客感到好笑,不由得说一句“鸡蛋羹还能有什麽不一样。”
店里的食客感觉被鄙夷,此话说得好像他这辈子没见过鸡蛋羹,就叫几人进来看看小鸽子的鸡蛋羹。
那几人也不服气,走近两步看到小鸽子的鸡蛋羹好像更光滑细嫩,就怀疑这不是鸡蛋羹。
林知了一看刚刚进门的食客二话不说围上去看热闹,赶紧交出秘方,她用温水做的。
这些食客跟薛理先前的反应一样认为生鸡蛋里加热水会变成蛋花汤,怀疑林知了逗他们。
林知了叫他们过来排队。衆人听出她言外之意,老老实实排队她才解释为何要加热水。
店里店外的食客排好队都翘首以盼。
林知了:“鸡蛋打散冲入热水会变成蛋花汤。鸡蛋打入碗中加了热水再搅拌均匀,撇去上面白沫再去蒸就是现在这样。”
衆人半信半疑。
吃了薛理的鸡蛋羹的小孩的母亲回到家中就试做,结果自然是跟林知了的相差无几。傍晚她领着孩子出来玩,就把林知了教的小诀窍告诉街坊四邻。
袁家小公子拿着样书匆匆过来,看到几人堵在巷口以为出什麽事了,走近一听商量如何做鸡蛋羹,袁家小公子不禁腹诽,这有什麽稀奇。随即听到“林娘子”,袁小公子瞬间决定待会回去就叫厨娘试试。
袁小公子叫两个小厮守在门外,他一个人进去。
薛理请他到店里,点着烛火便请他坐下。
袁小公子把样书递过去:“原先我想帮你检查。可是我大哥说一句话差一个字就是两个意思。我的那点学问还是别卖弄了。您得闲看看,若是没有错字,我就叫夥计印刷。”
薛理接过去:“今晚就看。”
袁小公子压低声音:“还有一事。京师传来消息,御史台上奏礼部尚书任人唯亲,去年春闱他表侄位列三甲正是找人代笔替考。此事已经由大理寺核实。我大哥说虽然还没查礼部尚书,可拔出萝卜带出泥,他也不远了。”
薛理:“此事应当是陛下有心除去礼部尚书一脉,便暗示御史台上奏。陛下拿到奏章交给大理寺核实,大理寺才查出他家人找人替考。”
袁小公子恍然大悟:“陛下不想动礼部尚书,御史台一天十奏也会被陛下压下去。只是我不明白,怎麽时隔一年才决定除去贵妃一脉?”
太子突然拔剑吓到陛下,陛下担心太子弑父,自然是先把太子一脉压下去。此是其一。其二贵妃给太子用的不是毒,是叫人有可能亢奋失仪的药,否则瞒得过御厨的眼睛,也躲不过试毒的内监。母子二人拒不承认,依然被太子挑断手筋脚筋,陛下看着二人血肉模糊甚是可怜便不想株连其母族。
薛理:“陛下发现除了太子其他皇子不堪大任。”
“如今这是为了太子清除障碍?”
薛理:“为何不是担心太子亲自动手血流成河?”
太子向来仁孝。袁小公子听他父亲说过,太子是守成之君。然而太子敢当衆挑断贵妃和二皇子的手筋脚筋。哪个守成之君敢在中秋家宴上这样干。
太子拔剑的那一刻便可以视为谋逆!
若非陛下当夜就要废太子,令重兵严守东宫,只给太子一日,太子就敢率三千东宫卫队灭礼部尚书九族!
袁小公子好奇地问:“太子会不会召你回京?”
薛理:“朝中人才济济。”
袁小公子替他感到可惜:“陛下有没有不许你参加科考?太子若是把你忘了,你就考回去!”
薛理:“中秋宫宴上发生那麽大的事,太子这辈子也忘不了。他不想召我回去,就是觉得我冲动莽撞,难堪重任。”
“你哪里莽撞?我看你比薛郎中稳重多了。他还比你大几岁呢。”
薛理笑道:“那就借你吉言。”
“一定可以。你才教我半年,我就过了院试。太子不用你是他的损失!”
院里飘来阵阵香味,饥肠辘辘的袁小公子不禁咽口水:“薛先生,我该回家了。”
薛理:“留下吃点?”
“我看看林娘子做的什麽。”袁小公子到院里看到林知了炸花生米,颇为失望,决定回去叫厨娘做鸡蛋羹。
以前林知了炸花生米,小鸽子偷吃。如今看也不看。林知了发现她弟瞥一眼就朝薛理跑去,一时想笑又想生气。
左右时间还早,林知了决定做老醋花生。
担心被薛理察觉到她“无师自通”,林知了不敢说我要做老醋花生,她说的是酸甜口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