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祯
“隔壁嫂子家的栓儿还在麽?”我问。
王氏有些茫然:“在的,当时藏进地窖里,躲过一劫。”
我又问:“那隔壁嫂子是做什麽打算,嫂嫂可知道?”
王氏道:“她娘家早就不剩什麽人了,也没别的家业,所以没别处可去,只有在这干等……她也有心留下守着这个家,只是犯愁她的栓儿怎麽办……送走罢,没处送,留下罢,又怕哪天被人抓了去。”
我便说:“大郎和二郎已经是大孩子了,栓儿也是稳重的,生得高大如大人一般。不如嫂子走时带着栓儿一同去?咱们给他们一个去处,借他们一个小夥子。三个男孩子,又有老爷子在,满打满算四个男人,路上心里总踏实些。”
王氏道:“这自然是好,只是公婆怕丈夫回来寻不见个亲人……”
我说:“我如今身子重,决计是走不了的,我留在这,等张大哥。大嫂走前跟我说个路线,路上有机会托人带信时就往家里带个信,我在家里等着。”
王氏慌忙道:“你如今有身子!兵荒马乱一个人,这怎麽使得!”
我笑着拍拍她的手:“若是隔壁家嫂子不走,我便和她相互照应。若她随你们一同走,村子里其他乡亲们待我也都极好,嫂嫂不必担心……”
王氏执意不肯,被我百般劝说,最後只得含泪答应。
我便从怀里取出几颗不大不小的金珠子来。
“这些大嫂务必收下。出门在外,不可短了路费。我这些日子吃用一概都是嫂嫂和张大哥周济,无以为报,大嫂万勿推辞。”
“不行……”
“大嫂,现下不是和我客气的时候,乱世里,钱财是关乎性命的……听我的,将这些珠子分不同的地方藏好,万勿给旁人看见,公婆和弟妹也不行……”
最终王氏还是听了我的主意。她是现在主持家事的长嫂,一大家子的人命担在她一人的肩膀上,她必须有她的考量。
而我,也该做些什麽来回报这家人待我的恩情。
隔壁家嫂子牵挂丈夫,没走。王氏走之前,在两家之间开了个小门,又叫着两家的儿子一起,连夜通了一条小小的地道。里面放了水丶腊肉丶腌菜丶干粮,火折子,还有一把防身的小刀。
凡是能为我做的,都做了。
走时所有人都眼泪汪汪。各有各的苦处。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乱。
无论成王还是败寇,脚下滴滴答答都是无辜人的血和泪。
事实证明,王氏他们走是对的。
他们走後没过几天,战线就退到离村子不足几里的地方。逃难的人,再加上逃兵,如蝗虫过境将村子掠夺得一点不剩。
我和隔壁嫂子两个女子,世道已乱自然逃不如躲。白天我们躲在地道里,偶尔夜里透透气,隔壁嫂子偷溜回家,看还剩下什麽能吃能用的东西没有,一趟一趟地搬进地道里藏好。
战线近了,我分娩的日子也近了。
我和隔壁嫂子商议着,若是男孩儿,就叫虎儿;若是女孩儿,就叫珍珍。
我们火种用得很节约。地道里也由不得我们长时间点火。因此我们往往是摸黑说话,摸黑做事。在阴黑的地道里,仅存的生机之处,谈论一个新生命,还能激起几缕生的希望。
隔壁嫂子念叨着他们家栓儿小时候的事。如何在肚子里踢她,如何尿他爸一头一脸,如何懂事,如何好学……
又絮絮地教我如何産後保养,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