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选我褪鳞之後便是情期。
1。
日头渐渐西斜,挂在树梢。
李哪咤靠在宋家庄口的老槐树下,他百般聊赖,将脚边的小石子踢得七零八落。
两位兄长明明该到了,此刻竟人影全无。
他仰起头,目光越过庄口,转而被翻卷的赤色云霞所吸引。
不,那不是云,是无数红绸。仿佛一大片燃烧的火焰,从庄心直扑出来。
“怪事……”李哪咤心念微动,烦闷被喧腾声驱走。他索性撇下老槐树,循着那人声与红浪而去。
擂台扎在庄内最宽敞的场院,木架搭得结实,四周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一位年轻公子立于高台。
他身姿挺拔如修竹,拳脚起落,竟无一丝烟火蛮力,反而说不出的好看。
衆人看得如痴如醉,喝彩声一波高过一波。
“好俊的身手——”
“这模样,这功夫……啧啧,不知谁家小娘子有福了。”
“听说是东海龙族三太子在设擂招亲呢!”
“招亲?”李哪咤听得真切,他眯起眼,目光如针,细细刺向台上的身影。
那人招式挥洒之际,隐约水波闪没。再看那公子眉眼,眼眸竟有非人之感。天光灼热,但李哪咤总觉得,周围浮动着若有若无的咸凉海水。
这位可是水族之人?
恰在此时,敖乙收势站在台心。他并未看向那些痴迷仰望的脸,视线掠过攒动的人头,不经意般落向李哪咤所站的位置。
敖乙招了招手,挑衅道:“比试一场,如何?”
2。
山道狭窄,雾霭贴着岩壁游走,洇染成一片流动的灰青色。
金莲咤扯了扯嘴角。
殷素知,为了她那宝贝疙瘩李哪咤,连这两个修道有成的儿子都遣下山当救兵了。
母亲。
他垂下眼睫,掩去其中翻涌的戾气,“母亲她……可曾对两位哥哥提起过什麽?那擂台三关,我心中实在无底。”
眼见着最小的弟弟蔫头耷脑,李木咤被这无助的姿态击中了。
他用力一拍金莲咤的肩膀,带着安抚的意味,“三弟莫慌,母亲早有筹谋!”
李金咤还在研究混天绫。
红绸堆叠丶旋转,散发着精粹的仙气。李金咤转而看向“三弟”,他的目光穿透了躯壳,像是在努力辨认着什麽影子。
良久,他收回视线,绷紧的肩线松了些,“母亲所虑周全。那两个‘哪咤’根脚也是灵珠子转世,天生神力,更得太乙真人诸多法宝,硬拼绝非上策。”
“正是,”李木咤接口,语速快了几分,“母亲言道,首重‘比武关’。他们若施法相天地,显出三头八臂的神通,威势虽猛。然左肋下第三臂与本体衔接处必有迟滞。”
“这也是太乙师叔点化,据说莲花化身所留的一丝先天不谐,极难弥补。切记,此乃破绽所在!”
金莲咤面上竭力维持着聆听兄长教诲的专注,却暗自在袖中摸出了枚蓝鳞,细细把玩起来。
这隐秘,若非殷素知和太乙真人这等至亲至近之人,如何能知?
好一个慈母丶良师心肠。
3。
“那文试关呢?”金莲咤追问,声音里的急切半真半假。
“文试关考道藏典籍丶天地玄理。”李金咤接话,“此关看似平和,却最易暗藏陷阱。母亲特意为你备下了……”
他略一迟疑,还是探手入怀,取出一个寸许长的锦囊。
素面青底,针脚细密,是殷夫人常用的料子与绣工。莲蕊的气息清冷,从锦囊开口处透出。
这味道熟悉极了,金莲咤指腹间的鳞片往肉里嵌深了一分。
“此乃母亲亲往乾元山金光洞求来的,”李金咤神色肃穆,宛若交付重任,“太乙师叔座下,点化过的一支‘通灵玉笔’。本是叫你读书修养心性,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他将锦囊递给金莲咤。
入手微沉,隔着锦缎,隐约能感到玉质的笔杆。
“开卷之时,只需将此笔藏于袖中,心神默念疑难的地方,笔尖自会于你掌心书写道藏真义。切记,此物灵性虽足,却不可过度依赖,更需以自身根基为本。”
哪来的根基?
他们三个都没上过学,皆是文盲。金莲咤颇感好笑。
不过,通灵玉笔……
太乙老儿压箱底的作弊玩意都舍得掏出来了?为了他那宝贝徒弟李哪咤,真是豁出脸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