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隐琴音
秋猎场的风裹着沙砾,打在甲胄上发出细碎的脆响。
谢砚冰站在演武场边缘的老榆树下,斗笠的纱幔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半张苍白的脸。他怀里抱着的七弦琴裹着粗布,琴身隐约能看出云栖阁特有的冰棱梅暗纹——是他花了三日,用松烟墨和沙砾混合的颜料盖住的,此刻在猎猎风里,像只敛了翅的白鸟。
“墨隐先生,公子让您上前。”亲卫长的声音穿过操练的呐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演武场中央,顾承煜正勒马立于高台上,玄色战袍外罩着银鳞甲,肩甲的龙纹在日光下泛着冷光,目光扫过全场时,最终落在谢砚冰身上,停顿了半瞬。
谢砚冰的指尖在琴身粗布上攥出褶皱。他化名“墨隐”潜入这支军队已七日,从打杂的夥夫琴师,到被顾承煜点名“随侍左右”,步步都透着刻意——这人明知他是谁,却偏要把他放在眼皮底下,像猫戏老鼠,又像在护着什麽。
他抱着琴走到演武场中央时,数千士兵突然停了动作,目光齐刷刷地射过来,带着审视和不耐。这些边关将士最信刀枪,对“琴师”向来不屑,昨日还有个络腮胡校尉嘲讽“摆弄琴弦的娘们,能比得上我们手中长枪?”
谢砚冰没看那些目光,只是对着高台上的顾承煜微微颔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刻意模仿的沙哑:“公子有何吩咐?”
顾承煜的马鞭在掌心轻敲,目光落在他怀里的琴上,声音透过风传下来,清晰地砸在每个人耳中:“昨日蛮族斥候袭营,搅得军心浮动。听说先生琴技卓绝,今日便弹一曲《破阵乐》,给弟兄们提提气。”
他的指尖在马鞭上顿了顿,尾音极轻地挑了挑——是《承砚曲》开头泛音的调子,只有他们在云栖阁合奏过无数次,指尖的茧子都记得这细微的颤音。
谢砚冰的後背瞬间绷紧,纱幔後的睫毛颤了颤。他低头将琴放在石台上,调弦时,指尖故意压错了个泛音,琴音发涩,像被沙砾卡了喉。
“先生这琴,似乎不太称手?”顾承煜的声音又响起来,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笑,“需不需要本公子让人寻把好琴来?我帐中倒有一把云栖阁旧制,琴身刻着‘砚’字,音色极好。”
演武场的空气骤然安静。云栖阁三个字像根针,扎得谢砚冰指尖发麻——那人就是故意的,故意在数千将士面前提云栖阁,提那个刻着他名字的琴,逼他失态。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重新落在琴弦上,这次没再出错。《破阵乐》的第一个音符破风而出时,带着冰棱般的锐气——不是寻常琴音,是注入了云栖阁琴心灵力的音刃,顺着风卷向演武场四方。
原本躁动的士兵突然静了。
琴音里的灵力像无形的浪,拍打着每个人的耳膜。沙砾在琴音波及处凝成细冰,又瞬间碎裂;远处的旗帜被音浪掀得猎猎作响,旗面的乌鸦纹竟在音压下微微扭曲。最前排的新兵突然攥紧了长枪,眼底的惧色被一种滚烫的东西取代——那是琴音里藏的“勇”,是云栖阁琴技最擅引动的心境。
谢砚冰的额角渗出细汗,左肩的旧伤被灵力牵动,传来钝痛。他能感觉到顾承煜的目光始终落在自己身上,像带着温度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紧。他加重指尖的力道,琴音陡然拔高,灵力在半空凝成半透明的冰棱剑影,悬在演武场上空,寒芒刺得人不敢直视。
“好!”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爆发出震耳的喝彩。连最不屑琴师的络腮胡校尉都直了眼,摸着下巴喃喃:“这琴音……竟比战鼓还提神!”
高台上的顾承煜缓缓勒紧马缰,指尖在龙纹鞍鞯上划出浅痕。他看着石台上那个裹在粗布和斗笠里的身影,看着琴音中若隐若现的冰棱梅灵力——那是谢砚冰独有的灵力印记,清越丶孤绝,却带着能安定人心的力量。
他想起云栖阁琴房的月光,那时谢砚冰也是这样调弦,指尖的灵力会在琴弦上凝成细雪,他总爱伸手去接,被冻得缩回手时,谢砚冰会低笑一声,将他的指尖按在琴身最暖的地方。
“收声。”顾承煜的声音压下喝彩,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墨隐先生琴技虽佳,却终究是弦上功夫。真正的战场,要的是刀枪见血。继续操练!”
士兵们轰然应诺,演武场重新响起甲胄碰撞的铿锵。谢砚冰收起琴时,顾承煜的目光已经移向别处,仿佛刚才那片刻的注视只是错觉。
直到日暮收操,谢砚冰抱着琴往分配的营帐走,才在岔路口被亲卫拦住:“先生,公子说您今日琴音助益军心,让小的送些伤药过来——您方才调弦时,指节都泛白了。”
药盒是普通的木盒,打开却见里面铺着云栖阁特有的冰棱梅棉絮,装着的金疮药泛着熟悉的清香——是赵伯用冰棱梅花蕊和龙涎香调的,专治灵力透支後的筋脉痛。
谢砚冰的指尖捏紧棉絮,冰棱梅的香气钻进鼻腔,像要把他拽回云栖阁的琴房。他将药盒推回去,声音冷得像秋猎场的风:“多谢公子好意,在下无碍。”
亲卫愣了愣,见他态度坚决,只好捧着药盒离开。谢砚冰看着那背影消失在暮色里,才低头用粗布擦了擦琴身——刚才灵力激荡时,松烟墨涂层被震掉了一小块,露出底下冰棱梅的一角,像块藏不住的伤疤。
深夜的军营格外静,只有巡营士兵的甲叶声偶尔划破黑暗。谢砚冰换上夜行衣,像片影子般溜出营帐。他要去顾承煜的中军帐——白日里顾承煜提“云栖阁旧琴”时,眼底闪过的一丝不自然,让他断定:那人帐中一定藏着与云栖阁相关的东西,或许是琴谱,或许是……能证明他背叛的证据。
中军帐的守卫比别处严密,却在西北角留了个空隙——是顾承煜亲卫换岗的盲区,也是他故意留的破绽。谢砚冰屏住呼吸,贴着帐壁滑到书房窗口时,听见里面传来翻书的轻响。
他用发簪挑开窗闩,刚掀开一条缝,就看见顾承煜正站在书架前,手里拿着卷泛黄的谱子。月光从窗棂漏进去,照在谱页上——是《九霄琴谱》的残卷,上面有他父亲的批注,字迹温润,旁边却有另一道凌厉的笔迹,是顾承煜的,在“同心阵”三个字旁写着:“需双血融灵,缺一不可。”
谢砚冰的心脏猛地一缩。他认得那笔迹——是顾承煜在云栖阁教他调琴时,写在他琴谱上的批注,那时这人总爱故意写错,等他来改,指尖划过他的字迹时,会装作不经意地蹭过他的指腹。
顾承煜将残卷放回书架,转身时,谢砚冰迅速缩回脑袋,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看见顾承煜走到案前,从暗格里取出个紫檀木盒,打开时,里面的东西在月光下泛出温润的光——是半块琴纹玉佩,云栖阁的样式,边缘沾着早已发黑的血迹。
是他父亲的那半块玉佩!
谢砚冰的指尖死死抠住窗沿,木刺嵌进肉里都没察觉。他认得那玉佩的断口——左下角有个极小的缺口,是他十岁时摔的,父亲用金箔补过,後来金箔磨掉了,缺口却成了独一无二的标记。玉佩上的血迹已经干涸,却能看出曾被人反复摩挲,边缘的琴纹都被磨得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