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辞道:“你的这两个问题,我只能回答一个,因为另一个,我还没想到。”
“大人的意思是?”
“这金匣子里装着的,就是本官这次来江宁要找的东西——佛顶骨。至于束龙寨的贼是如何得知的,我并不知道。”
崔辞此言一处,院中之人无不惊骇。只因衆人都知道崔辞被真宗“发配”江宁府就是为寻这丢失的佛教至高圣物,但衆人都心照不宣的闭口不提,一来,是因为佛顶骨被送来江宁府本就没有通过官方,若是有人提及,反倒引出责任;二来,崔辞也并未与他们主动提起,来了便只顾寻找孙问川的下落。这陡然说出佛顶骨竟然就一直藏在府衙内宅後院,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方森情知兹事体大,颤巍巍问道:“大人这麽说,有什麽根据?”
“根据自然是有的,只是本官尚未找到确凿证据。你们也暂且保密,等本官查实了,自然见分晓。”
衆人听了,都是心惊肉跳,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
“那,那,那如果这里面真是佛顶骨,那束龙寨的贼怎麽会知道?凶手又如何会知道?”
“凶手不仅知道这里藏着佛顶骨,还知道那贼会深夜来取,这,这不可能!绝不可能!什麽人能有如此神通广大的本事?”
“藏龙!”
不知是谁,突然说出这个名字。
接着就是一片低声笃定的附和。
“没错!藏龙啊!一定是他!”
“除了藏龙,还有谁能做到!”
云想容偷眼去瞧崔辞,却只见他颔首不语,眼神深邃,如同平静无波的幽潭。
***
隔日,李暧依旧未回府衙。崔辞便前往长干寺找慧伽,打算将这几日案情进展与他说叨说叨。
长干寺坐落在古长干里,以地名为寺名。建寺时原是不起眼的小寺,连具体年代和创办人都不可考。然东晋时期,长干寺意外得到阿育王第四女所造的金佛像及铜花趺丶佛光焰而声名大噪,为此阿育王塔得到重修;後在孝武帝时期,高僧慧达又于长干寺内发现佛祖真身舍利,轰动南北,故而又修建了一塔,长干寺从此形成双塔供奉之制。南朝梁武帝时期,长干寺得到梁武帝大力支持,扩建寺庙,改造双塔,使之成为南朝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到了长干寺,没曾想,慧伽不在。长干寺的和尚告诉崔辞,可政禅师身体康复,不久前已从汴京出发,亲自前往江宁府。慧伽两日前便动身去姑苏驿迎接他师傅去了。
见不着慧伽,崔辞便叫那和尚取来笔墨,将案情写了个大概,托那和尚转交给慧伽,请他回来後务必来府衙一趟。
从长干寺回府衙,崔辞又鬼使神差的往衙署走去,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找个什麽借口去找云想容。
才进衙署大门没多远,就看见云想容与一个年轻书生坐在在院中赏桃花,崔辞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那二人动作亲昵,轻声细语,云想容时不时掩嘴而笑。隔了一会儿,那书生从树上院中摘下一朵桃花,插在云想容的鬓间。
崔辞的心有猛沉到冰底的窒息感。这时,那年轻书生转过脸来,崔辞看清了他的相貌,模样清俊,气质不俗,与云想容坐于繁花之下,真是一对养眼的壁人。
二人赏完了花,又低声轻笑了一番,便身要走了。却见云想容捡起靠在树干一侧的拐杖,递给那书生。他接过拐杖,娴熟的夹于腋下,云想容便自然的去扶住他。
崔辞这才发现这书生的两腿裤管松垮,里面的腿似是已经萎缩了。这是一个残疾人。
眼见那两人正朝自己这边走过来,崔辞连忙转身,欲往衙署外走。
“大人,你怎麽在这儿?”身後传来云想容的声音。
崔辞转过脸,故作轻松。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想问问你,看你在忙,就等下次吧!”
云想容知他指的是霍宁,脸一红,向崔辞介绍道:“这位是应天书院的先生霍宁,他闲来无事便会来找我。”接着,她又对霍宁低声说道:“这位就是我与你说过的,新任的知府崔大人。”
她与他说过自己,她原来名花有主。而自己一直只是个外人。
霍宁擡手,朝崔辞深深一拜,道:“大人在上,晚生霍宁有礼了。久闻崔大人贤名,心系百姓。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崔辞道:“霍相公年纪轻轻就在应天学府任教,想来学问了得。得空本官要向霍相公多讨教!”
霍宁忙道:“大人谬赞!晚生不敢!大人既然找云姑娘有事,那晚生就先告退了!”
云想容道:“我送你出去。”
霍宁知她指的是自己行动不便,朝崔辞挤出一丝笑容,道了声“告辞。”那笑容里七分苦涩,三分自惭形秽。
崔辞点了点头,见他二人出了门,只觉心灰意冷,万念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