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案:贪(29)三上蒋山
床上的瞎老太婆呼吸越来越微弱,浓重的恶臭从她黑紫色嘴巴里喷出,满屋都充斥着濒死之人的臭气与晦气。埋她的坑三天前就已经挖好了,就在院子角落的一块菜地。苏老越坐在门口等着,等着她早点咽气。桌上堆放着一早就打包好的血灵芝,还有几包行李,他这趟走,就不打算再回来了。这老太婆除了眼瞎,身体康健的很,为了让她不露痕迹的早点死掉。他可花了不少精力,他在她一贯喝的药里慢慢的添加了草乌和雷公藤,又时常半夜将冲着她床头的那扇窗户打开,任凭冷风灌她的头脸。如此这般,半个月下来,她才突然垮了。听见屋里呼吸声渐渐隐没,苏老越站起身,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愚蠢,为什麽非得等她死了才能埋?要说之前须得令她慢慢垮掉,是为了做给崔辞看的,那麽事到如今,还有什麽可等的?只消将她埋了,他便从此脱身了。念及此,苏老越大步跨进屋里,把瞎老太婆从床上拖下来。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瞎老太婆竟然还没死,她刚才只是短暂的睡着了。“你,你要做什麽?”老太婆哼哼道。苏老越默不作声,一手拽着她的头发,一手撑开装尸体的袋子,将她塞进袋子里,扎紧了封口,往屋外的菜地里拖拽。老太婆被这麽一折腾,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却犟的还在哼哼:“要下手啦!我还没死透呐!要下手啦!”苏老越一声不吭,将装尸体扔进菜地坑里,一锹土一锹土填上,直到把坑填平,踩踏实了,又堆成一个小小的坟头。苏老越擦了擦汗,往土里吐了口吐沫。崔辞早不来上山找他了,他三天前就该这麽做了,都怪自己年纪大了,这些年做事越来越谨慎小心,反倒屡屡出纰漏。他把木碑插在隆起的坟包前,带上草帽,背上行李包袱,将门锁了,往院子外走去。没想他才打开院门,冷不丁就看见江宁府的女侍卫,站在门口用剑指着他。“苏老越,要出门?”女侍卫身後,崔辞冷冷看着他。那江宁府的一衆相关官员,如方森丶应明与毛长官等都到齐了。苏老越定了定神,下意识压了压帽檐,朝崔辞作揖道:“崔大人!小老儿的老太婆…
床上的瞎老太婆呼吸越来越微弱,浓重的恶臭从她黑紫色嘴巴里喷出,满屋都充斥着濒死之人的臭气与晦气。
埋她的坑三天前就已经挖好了,就在院子角落的一块菜地。苏老越坐在门口等着,等着她早点咽气。
桌上堆放着一早就打包好的血灵芝,还有几包行李,他这趟走,就不打算再回来了。
这老太婆除了眼瞎,身体康健的很,为了让她不露痕迹的早点死掉。他可花了不少精力,他在她一贯喝的药里慢慢的添加了草乌和雷公藤,又时常半夜将冲着她床头的那扇窗户打开,任凭冷风灌她的头脸。如此这般,半个月下来,她才突然垮了。
听见屋里呼吸声渐渐隐没,苏老越站起身,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愚蠢,为什麽非得等她死了才能埋?要说之前须得令她慢慢垮掉,是为了做给崔辞看的,那麽事到如今,还有什麽可等的?只消将她埋了,他便从此脱身了。
念及此,苏老越大步跨进屋里,把瞎老太婆从床上拖下来。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瞎老太婆竟然还没死,她刚才只是短暂的睡着了。
“你,你要做什麽?”老太婆哼哼道。
苏老越默不作声,一手拽着她的头发,一手撑开装尸体的袋子,将她塞进袋子里,扎紧了封口,往屋外的菜地里拖拽。
老太婆被这麽一折腾,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却犟的还在哼哼:“要下手啦!我还没死透呐!要下手啦!”
苏老越一声不吭,将装尸体扔进菜地坑里,一锹土一锹土填上,直到把坑填平,踩踏实了,又堆成一个小小的坟头。
苏老越擦了擦汗,往土里吐了口吐沫。崔辞早不来上山找他了,他三天前就该这麽做了,都怪自己年纪大了,这些年做事越来越谨慎小心,反倒屡屡出纰漏。
他把木碑插在隆起的坟包前,带上草帽,背上行李包袱,将门锁了,往院子外走去。
没想他才打开院门,冷不丁就看见江宁府的女侍卫,站在门口用剑指着他。
“苏老越,要出门?”
女侍卫身後,崔辞冷冷看着他。那江宁府的一衆相关官员,如方森丶应明与毛长官等都到齐了。苏老越定了定神,下意识压了压帽檐,朝崔辞作揖道:“崔大人!小老儿的老太婆刚刚去了,小老儿正准备出远门去汴京,寻个好买家将血灵芝出手呢!”
崔辞道:“这事听你说过。不过,恐怕今日你走不了了。”
苏老越不解道:“走不了了?大人,这是什麽意思?”
崔辞见他慢慢往後院退去,便带人进了院中,苏老越步步後退,似是被人逼迫般往墙壁靠近。崔辞瞥见菜地里的新坟,冷哼了一声。
“苏老越,你莫要再往墙边靠近,这屋子四面八方都被衙役包围了。你逃不出去的。”
苏老越道:“大人,小老儿今天真是被你弄糊涂了。我要逃什麽?不过是光明正大的出门,你却带来恁地多衙役,究竟要对我做什麽?孙大人要是在此,见你们如此欺辱老朽,定不会放过你们!”
“崔大人,您兴师动衆的叫咱们来,我还当逮着了藏龙,找到了佛顶骨呢!原来什麽都没有,光为了抓这卖药的老头?”应明嗤笑。
崔辞不加理会,却对苏老越说道:“你且耐心,本官还要等一些人,等人都到齐了,本官自会给你一个交待。”
那方森与江宁府的一衆官员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崔辞的葫芦里卖的什麽药。
恰在这时,只听山後传来大队人马的脚步声。
有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六世的和尚不成佛,第七世方能转世为猫。佛祖封它为“净宗本尊”,许它上得佛头,上得竈台,受人供养,并无需感恩回报。庞施主养得那麽许多猫儿,便是慈悲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