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白潋挑眉。
“可不是嘛!就那几个人,整天东家长西家短的。她跟人嘀咕你和伏小姐的话,不知怎么传三婆婆耳朵里了。三婆婆直接杵到他们门口,中气十足地骂,‘人家两个姑娘家,带着咱们村日子越过越好,你们这些闲得腚疼的,不念着好,倒编排起是非来了?再让我听见一句,老婆子拿拐棍敲你!’”
李飞扬学得惟妙惟肖,白潋听得忍俊不禁。
“那几个人臊得门都不敢出!”李飞扬乐道,“这下可好,那些个闲言碎语,一夜之间全没了!连个屁都不敢放!”
白潋心里暖暖的。
三婆婆总是这样护着她们。
“你们是咱们村的福星!”李飞扬摆摆手,“快回吧,肉趁新鲜做!”
白潋一拍脑袋,是了,这几天又忙起来,李大娘做的新样式,她们还没尝到。
第52章她们会一起离开
李大娘把自己琢磨出的几个新样式都摆上了桌,白潋两人吃着感觉不错,便买下了这些菜方子,供给了酒楼。
李大娘过了个顶好的年。
爆竹在十里村彻底散尽,残雪也悄然化作了滋润泥土的春水。
按照白潋去年秋天和冬天手把手教给王丫、张铁、张树生几家的法子,选好的种子下了地,堆好的黑肥掺进了土里。
春雨贵如油,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田间便冒出了整齐嫩绿的苗子。
比起往年各家各户凭经验、看天意种出来的庄稼,今年这几家的地,苗子出得格外齐整,绿油油一片,看着就精神抖擞,引得不少路过的老庄稼把式驻足观望,啧啧称奇。
“瞧那苗,齐刷刷的,跟量过似的!”
“张铁家的地厚实,秆子看着就壮!”
“张树生家那豆子点得也匀称!”
议论声里带着羡慕和好奇。
虽然最终的收成还得等到夏秋才能见分晓,但这开春的好苗头,已经让跟着白潋学的这几家心里踏实了大半,也让其他人动了心思。
对于这事,白潋心知肚明。
此刻她正在家中院子里一边拾掇着葫芦藤架子,一边在心里嘀咕,“棂儿爱吃嫩葫芦…”
伏棂见她忙得认真,脑门冒了汗,过去叫她,“歇会儿,喝口水。”
白潋闻声抬头,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就着伏棂的手喝了几口温热的茶水,满足地喟叹一声,“真甜。你看,等夏天,就能摘嫩葫芦吃了。”
见她讨夸,伏棂又喂她喝几口水。
白潋怕她被太阳晒得慌,便央求伏棂回阴凉处歇着。
忙完葫芦架子,想到要做的正事,白潋径直去了张铁那。
张铁正在他家和孙小娘的地头忙活,看到白潋,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上来,“白潋!”
“铁子哥,忙着呢?”白潋笑着打招呼,目光扫过他的地,“苗子不错!”
“托你的福!”张铁搓着手,“按你教的法子,堆肥、选种、下种…看着是比往年强!”
白潋走到地边仔细看了看田,满意地点点头,“等到了时候,记得按我说的,再追一次肥。”
“记着呢!记着呢!”张铁连连应道,心里对白潋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思量了一会儿,白潋开口,说出了她和伏棂几天前商量好的事。
“铁子哥,还记得咱们上山采构棘的事吧?”
“记得,咋能不记得。”张铁立刻点头,“你和伏小姐教我们认哪些构棘药性好,怎么采不伤根。我跟着沾了光,多了笔进项呢!”
“这构棘,是个好东西。根、茎、叶都能入药,性子平和,能清热利湿。晒干了磨成粉,掺一点进鸡饲料里,鸡吃了不容易闹病,毛色也油亮。咱们养鸡场用量不小,以后规模大了,用量只会更多。”
白潋转回身看着张铁,“你有没有想过,光靠上山采野生的构棘,不是长久之计?”
张铁一愣,“啊?这…为啥不是长久之计?山上不是有吗?”
“你想啊,”白潋耐心地分析道,“第一,上山采,费时费力。翻山越岭的,一天也采不了多少,还危险。第二,野生的总有采完的时候吧?今年这片长得旺,明年可能就稀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她语气认真起来,“山是大家的山,不是谁家的。现在咱们采,是因为别人不知道这构棘粉的好处,或者知道了也嫌麻烦。可等以后大家都上山去采,怎么办?你采我也采,抢来抢去,伤了和气不说,搞不好还会把山给祸害了,根都刨没了,以后谁都没得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