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穿越古代悠闲日常大南南TXT > 130140(第7页)

130140(第7页)

兴强明年才上科考班,年假一直放到正月十六,父亲回乡,兴强和兴壮这两个半大小子,也坐上了高顺财和肖小子轮班赶着的骡车,都跟着回乡去了。

而谈晓兰和小菊还有小弟,继续跟着何氏出门去赴年宴,祖母只赴了禹家的年宴,其他人家她就不愿意去了。

相熟的人家,设宴的日子年前就定好了,谈家去年才来州府,所以设宴的日子定在了年初九。

年宴的席面年前就在酒楼定好了,这几天出门赴宴,谈家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伺候的,都是处处留意别人家是怎么安排的,吸取人家的经验,争取自家设宴那天不会出现安排不好的情况。

在开宴的前一天,父亲带着兴强兴壮,还有招弟的堂兄李亮,谈家族里和谈晓兰同辈的一个小子谈兴俊,还有招弟姐妹仨,一块回来了。

不止这些人,还带回来两匹马,如果不是多了这两匹马,自家的骡车根本拉不了十几个人。

兴强兴壮正是学骑射的年龄,父亲去年就委托了族中的兄弟,帮忙寻两匹刚成年的脾性温顺健康的马。

不是州府不好买马,而是老家的关系必须经常走动,特别是自家没有近宗,在族里有一两个要好的兄弟,还是很有必要的。

带回来的族里的这个小子,就是帮着自家寻摸马匹的族叔的儿子,父亲把他带出来,让他先在商行里做伙计,后面再根据他的表现安排。

回来的这一路,兴强和兴壮还有谈兴俊和李亮,在父亲和高顺财的守护下,已经完全掌握了骑马这项技术。

这几十个人一进来,家里马上就热闹了起来,男孩子们给老太太问过安,就被父亲带到外院去了,留下招弟姐妹仨在后院。

老太太把盼弟和来弟揽在怀里,问她们娘在家里的日子好不好过,问她们在家里都做些什么。

盼弟:“外婆放心,我娘在家挺好的。”

那些年,姑姑谈芳韵回家从来都说自己过的好,老太太现在是再也不信这句话了。

来弟见外婆不信,就道:“族长爷爷隔不了三五天就去我们家一趟,现在我爷爷奶奶一点也不敢慢待我娘了。”

来弟这么说,老太太才算放下心。

何氏问招弟:“你们姐妹仨都来州府,家里没拦着吧?”

招弟就笑:“他们倒是想拦着,被族长爷爷一顿训,就没人敢说什么了。”

谈晓兰听完,心里就想,爹爹现在一定很后悔,当年姑姑一心要嫁给姑父的时候,他不应该一心想着劝解姑姑,应该从李家那边着手,那么怂的一家,找个有身份的人去给他们家捎个话,姑姑就算一心想嫁,李家也不敢娶!

谈晓兰觉得父亲现在后悔了,其实谈思立去年处理妹妹陪嫁土地的时候,就后悔的不行,如果不是为了下下面的孩子,他恨不得让他们和离了。

这次去接三个外甥女,谈思立又许诺了李家族长,最迟明年,接谈芳韵夫妻来州府,到时候也给族长的老二一家租好房子,让李亮他爹带着招弟她爹一起做事。

李家族长听完毫不犹豫就应下了,在州府能有不花钱的落脚的地方,还有找好的事做,傻子才不去呢!

李家族长答应完,还表示往后一定会多教导谈芳韵的儿子李楚贵,避免他被养歪了。

谈思立敢那么大方的许诺李家族长,是因为他现在的收益,已经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谈晓兰现在一年的收益,是农村富裕人家一辈子也挣不来的钱,

而禹伯良给谈思立的年底分成,则是普通小商户一辈子挣不来的钱。

对于掰不过来的妹妹,谈思立早就没了心力去教育,心思掰不过来,行为上让李家族长去管控,其中的花费,对现在的谈思立来说,真不算什么。

在接盼弟和来弟之前,谈思立就和兰儿商议好了,她们俩过来了也和招弟一样,白天绣庄做学徒,晚上回来自己教导。

带回来的男孩,安排在外院的客房,盼弟和来弟住在内院之前宋欣怡住过的房间。

何氏想着,小姑子的三个闺女都来家里了,自己提出来把侄女也接过来,应该不算过分。

于是在招弟姐妹仨回屋去休息后,谈晓兰就听何氏说,想接娘家侄女过来的事。

老太太刚把外孙女接到身边,不好拒绝何氏的要求,谈晓兰赶在老太太开口之前发话了。

“母亲接芦花过来是让她小住?还是给她找事做?还是准备在州府给她说个亲事?这些事母亲都考虑好了么?

接过来小住几天,这个当然没问题,但是在咱们家住过一段时间后,她回家还能习惯么?如果给她找事做,薪俸低了舅娘心里不高兴,薪俸高的您去哪里给她找?

至于说亲,关乎她一辈子的事,您做好芦花婚后日子有半点不好,就需要你去调停,然后还要面对舅舅一家的指责么?

如果这些准备您都做好了,接过来就接过来呗,对于咱们家来说,真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但是您身上多出的责任,您可得想好了。”

面对着谈晓兰一连串的询问,何氏懵了,“招,招弟她们姐妹怎么样,芦花就怎么样呗,怎么说的好像芦花一个人,比招弟她们仨都费劲?”

谈晓兰对着何氏淡淡的笑道:“还真不一样,招弟她们不讲究工钱,在我店里做学徒,也就是管吃咱们家管住,招弟能做掌柜的,不是因为我开了分店,而是因为她有做掌柜的能力,如果她没有那个能力,今年还是要继续做学徒的。

至于说她们的亲事,姑姑的嫁妆这两年是爹爹在打理,最迟明年姑姑一家就能靠着她的嫁妆搬到州府来,招弟她们姐妹的亲事,每一个都得姑姑亲自操办,以后好与不好,都怨不得咱家的。

母亲现在,还觉得芦花和招弟她们一样么?”

何氏想想,好像真的是不一样!

第135章第135章

谈晓兰的一系列问题不止问住了何氏,还让老太太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也有理由反对了:“之前宋家闺女在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为了欣怡以后的婚事,兰儿她二舅把家里的店铺都转让了,全家搬到州府来,亲自给闺女相看人家。

我也不是容不下孩子来家里住,住多长时间都没事,你是做姑姑的,给侄女置办点什么也是应该,只是亲事上面,你们家也得按着宋家那样,让你兄嫂操办你侄女的婚事,你不能揽过来。”

何氏不说话了,因为她知道,如果把芦花接过来,兄嫂绝对会把芦花的亲事也交给自己。

老太太见儿媳妇不话说了,接着道:“我知道,你想把侄女接过来,是想着能帮扶一下你兄弟,自己日子过的好了,想着帮扶兄弟是人之常情,只是你的方法错了。”

被婆婆直接点出来自己想帮扶娘家,何氏心里就有些忐忑,好在听婆婆的话音并无怪罪的意思。

何氏小心的问了一句:“那应该怎么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