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过了子时才能睡。
一开始小孩子们还精神的很,到了平时就寝的时候,谈晓兰就忍不住开始犯困。
不止她自己困了,家里的孩子都困了,毕竟平时生活太过规律,哪怕自己不准备睡,生物钟也让会提醒身体困倦。
老太太看着开始犯困的孩子们,说了句:“发压岁钱了。”
这句话超级见效,瞌睡虫蹭蹭的都跑了。
别管自己能挣多少钱,压岁钱还是不一样的。
谈晓兰是老大,第一个磕头领了祖母的压岁钱。
挨个收了祖母的压岁钱,然后再给父母磕头,又得了两份压岁钱。
大家被压岁钱刺激的精神了一段时间,又开始犯困的时候,谈晓兰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大门外放了一会鞭炮。
玩累了,也饿了,回来吃了点东西,然后就更困了。
谈晓兰回忆,去年守岁也没觉得那么难熬啊,今年这个岁,怎么那么难守呢!
老太太看着困的东倒西歪的孙辈,笑着说:“看你们困的,去吧,去睡吧。”
何氏:“也就半个时辰了,再让他们守一会吧,过了子时再去睡。”
谈思立就说:“让兴强守到子时,兰儿他们几个去睡吧。”
谈晓兰看向爹爹,突然就明白自己今年为什么那么困了,爹爹在,自己的心是稳的。
不过这个守岁么,还是继续守吧,她起身对小菊他们几个说:“走,咱们再去门口玩一会。”
小菊第一个应了,小弟也紧跟其后……
第134章第134章
现在这个时代比前世生活节奏慢的多,过年,必须要过了正月十五才算差不过完。
为什么说差不多过完,因为祖母说,出了正月,过了二月二才算过完年。
谈晓兰去年过年差点无聊死,全靠着元宵节看花灯支撑着过来的。
今年才算真正感受到了过年的快乐。
住在州府,大年初一没有宗族可走动,初二也不用回外婆家,一家人真难得的在家里过了两天悠闲日子。
到了初三,就开始去亲近的人家里赴宴。
熟悉的圈子,熟悉的人,去了先给长辈拜年,然后就和小伙伴们去后面玩去了。
这两天气温开始走高,室外也可以玩了,谈晓兰在投壶场上狠狠的过了两天瘾。
到了初五就没有人家设宴了,每家一大早先‘送穷’,然后就是各种‘破五’习俗,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迎财神。
过了‘破五’,过年的很多忌讳就不用再讲究了。
听到身旁小菊大出了一口气,谈晓兰就想到了年三十包饺子的时候,小菊说了句:“饺子面没了,终于包完了!”
她说完这句话,就被祖母和何氏训轮番的训呀,祖母说:“什么没了,那叫满盆了!”
何氏:“不想包就别干,不会说话就闭嘴!”
这个规矩小菊其实是也懂,只是今年应该和姐姐一样,父亲在家,心里就有底,心思一放松,一个不谨慎,就出错了。
今天终于过了破五,说话时需要注意的词语,不用再注意了,被红线缠起来的剪刀,也可以松开做活了。
所以,绣庄和远洋阁也该开门了。
谈晓兰去年进入腊月之前,在染坊就定了几百匹春款布料,初六刚开门,染坊就把布料送过来了。
远洋阁年前生意虽然也火爆,但是存货还没到卖空的地步,所以不着急补货,当然,着急也没用,河面还没完全化冻,没开河,船过不来,想补货也没人送。
初六就开门的店铺其实并不多,开门的大多是从事衣食住行的店铺,其他关于做工生产的店铺,大多会选择过了元宵节再开门。
因为天气回暖,绣庄开门就有生意,虽不火爆,却也不算冷清,不过比起年前的火爆,差的就不是一丝半点了。
年后悠闲,绣娘们这个时候大多会做出来一两个精细的绣品,好放在店里销售。
今年刚开门,谈晓兰就给绣娘们许诺,让她们只管往精细里做,只要做出来,她就直接给收了。
相比于卖出去才能拿到相应的钱,做出来就能卖给东家,能直接拿到现银,绣娘们就没有不同意的。
而且谈晓兰还不给她们定风格,做什么样的绣品,全凭她们自己的喜好来,只要成品没有瑕疵,无论什么样的风格都收。
这个条件一宣布,绣娘们可就真激动了。
为了做出来的绣品好出手,绣娘们大多都会选择做容易出手的绣品,但是能坚持到出师的绣娘,谁还没一点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
一个个的灵感嘭的一下都爆出来了,心里早就打好的腹稿直接抛到九霄云外,各自拿起炭笔就开始画构图。
绣庄都开门了,身为分店二掌柜的招弟还在老家呢。
万川商行也开门了,不过年前的账目都清算完了,父亲这个月清闲的很,商行开门,也不耽搁他回乡一趟。
谈思立回乡,接外甥女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年前没有回去,自家宗族的长辈,两个岳父家里,年后就必须要拜访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