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古诗移舟什么意思 > 第55章 桥头横刀 黄葭合上眼睛只听着窗外大(第1页)

第55章 桥头横刀 黄葭合上眼睛只听着窗外大(第1页)

第55章桥头横刀黄葭合上眼睛,只听着窗外大……

说到这里,他忽然一叹,“只可惜黄姑娘尚未将浮桥修缮完全,本官思及杭州城里的百姓,民生煎熬,本官心里也甚是不安呐。”

陈九韶面上带笑:“修缮浮桥本就是公务,哪里劳动您亲自来问话,只肖说一声便是。”

说着,他瞥了黄葭一眼。

黄葭没有看他,只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片,不知道在想什麽。

陈九韶深吸一口气压下怒气,又看向程隆,语气轻柔,“这人原是清江厂修船的,也不曾修筑过浮桥,想来也不大融会贯通,脑子慢,手脚自然也慢,还请府台莫要放在心上。”

程隆自然不会说什麽,这本就是官场交际的寒暄罢了。

倒是坐在一边的赵世卿被这句话惊住。

他抿了一口茶,强压下心头掀起的惊涛骇浪,陈九韶方才这番话,正验证了他的猜想。

一个清江厂的船工,为什麽忽然来了浙江,必是有所图谋。

部院指使这个无名小卒接近他,说那麽一番话,大抵就是想鼓动他弹劾江中丞。

等弹劾一起,江中丞倒了,部院再将他借助商帮造势的作为公之于衆,那他在清流中的名声必将毁于一旦。

兵不血刃,一石二鸟,用心如此,何其歹毒!

赵世卿越想越心惊,握着茶盏的手越攥越紧,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初次巡漕,竟要遭他们如此陷害。

委屈丶怨恨,沉默之後,他眼眸中燃起熊熊怒火。

坐在西南角的黄葭忽然打了两个喷嚏。

程知府关切道:“是不是窗开得太大了?”

黄葭摆了摆手。

程隆吩咐几个长随,将窗关上了一半。

风小了之後,风敲击窗户的声音反而更大了。

赵世卿已经悄无声息地收敛了心迹。

他忽然看向黄葭,声音温和儒雅,“此番巡漕未去淮安,正是可惜,不知姑娘大名,平日在清江厂都做些什麽?”

“单名一个葭字,蒹葭的葭,清江厂锯木头的。”她回得很快。

陈九韶微微蹙眉,听黄葭对钦差说话,语气还这样散漫,不由瞪了她一眼。

黄葭看着青白色的杯底,浑然不觉。

赵世卿坐在中堂,将两人之间的龃龉看得清楚,只想这个陈参将大抵并不知晓部院派黄葭来浙江的深层意图。

如此一来,他便好办了。

赵御史眼中划过一道厉色,杀心渐起。

夜色如凉,沙沙的雪水打在大地上,好像一个筋疲力尽的老人行走的脚步。

赵世卿扫视四周,“杭州城河道衆多,这几日天气渐凉,只怕许多浮桥都要遭殃,我昨日问过了卫所的人,海防之事繁重,暂时也抽不开人去一一巡查,看来还是得找别的法子。”

赵御史的声音很轻,也不知他这话是对谁说的。

黄葭目光平视前方,像是什麽都没有听到。

陈九韶微微蹙眉,并不明白。

程隆却已听出了他的用意,“贤弟说得在理。再者,浙江船厂那边还要督造战船,城中一时半会儿也的确找不着合适的人选。”

赵世卿瞥了黄葭一眼,顺势接话,“正是。我看,黄船工技艺拔群,不如就请黄船工代任营造官。”

他话音一落,听得“咚”的一声,是茶盏扣在木几上的声音。

舱中几人循声望去。

“便民利民,这是好事。”黄葭坐在西南角,摩挲着茶盏,微微一笑,“只是,草民代任杭州卫营造官,要代多久,何时放我回清江厂,总得有个时限,既然是上任,那文书丶盖了印的牌票,也要齐全。”

程隆笑了笑,“这些自会安排好。”

黄葭点了点头,“那好,等安排好了,送到官驿来,我即日便收拾东西去卫所。”

程隆瞥了赵世卿一眼,见他面色一沉,不由戏谑,“赵贤弟,意下如何?”

赵世卿把玩着手中的茶盏,目光落在那蜿蜒的青色纹路上,逐渐森冷了起来。

他沉默良久,陈九韶忽然有些不安。

黄葭合上眼睛,只听着窗外大雪,窸窸窣窣地落个不停。

天色阴霾,赵世卿的声音听得人胆寒,“曾闻部院势衆,本官还不信,今日算是见识了。”

他轻轻擡眸,扫过陈九韶的脸,“本官堂堂监察御史,竟连一个船工也调不得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