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宦得患失花间九声免费 > 第37章 第37章 姑娘的小像我日日带在身(第1页)

第37章 第37章 姑娘的小像我日日带在身(第1页)

第37章第37章“姑娘的小像,我日日带在身……

除夕这天一大早,李才人便在寝殿的厅堂里来回踱步,坐立不安,连早膳也没胃口吃。

两日前,李才人的侄子李羡之抵京,为了避嫌,祖父李廷弼没有让他回李家祖宅,而是下榻在京南驿,待今日陛下召见,直接进宫面圣,之後再做打算。

李才人昨夜里才接到消息,盼了这麽多天,终于把人盼回来了,姑侄俩却又见不上面,心中失落焦急得很。

王嬷嬷端了碗人参鸡汤来,劝道:“娘娘着急也没有用,还是用些参汤,把气色养好一些,以後和李大人见面的日子有呢,身子若亏空了,白让家里人担心。”

李才人只喝了两口便放下了:“陛下今日见到羡之,不知态度会如何,只希望他能顺利升任六部,不然,以後李家的处境就更艰难了。我心里实在不愿再和陛下纠缠,可若羡之不能留在京城,为了麟儿,我也不得不去……”

李才人最後一句话说了一半便咽了回去,面上露出一丝厌恶。

姜宝瓷啃着鸡腿从外间进来,正听见李才人的话,看她面容憔悴,郁郁不乐,便道:“娘娘不用着急,您有什麽话要对李大人说,只管交代给我,一会儿我去前头瞧瞧情况,见到李大人便告诉他,若有什麽消息就即刻回来告诉娘娘。”

“又胡说了,前殿戒备森严,你一个小宫女如何去的?”王嬷嬷道。

姜宝瓷叼着鸡腿骨头,把头发拢起一把,在头顶盘了个单髻,用发簪一插,对王嬷嬷道:“这个简单,我与小松子身量差不多,借他一身衣服穿上,打扮成个小宦官,不就成了?嬷嬷看看,我这样扮上,像不像个小太监?”

王嬷嬷被她逗得一乐:“还真是像,你真是扮什麽像什麽。”她说完又收了笑,“既如此,还不如直接让小松子去得了,还省得你多此一举。”

姜宝瓷摇摇头,私自去前殿,还是有很大风险的,若一不小心让人抓住,恐怕小命不保,她自己想的主意,不能把小松子推出去当枪。

她故意撇撇嘴:“小松子那脑瓜,娘娘吩咐十句话,他能落下八句,前头的情形,回来让他学舌也学不明白,这事还得是靠我。”

“可是你一个姑娘家……”王嬷嬷还有些疑虑。

“没事,让宝瓷去吧。”李才人开口打断道,“正好让她见一见羡之,相看相看。”

“……”姜宝瓷一噎。

娘娘怎麽还提这茬,她都说了不想嫁人了,近几年都出不了宫,有什麽好相看的。

李才人思忖了一下,拉过姜宝瓷叮嘱道:“你别穿小松子的衣裳了,一会儿你先去神宫监找李士光,让他给你找一身神宫监小火者的服饰,然後让他想法子带你去前殿,记得尽量弯腰低头,不要说话,做点端茶倒水的活计装装样子,不要叫人瞧出破绽。前殿虽然戒备森严,但一般也不会查宫里自己人的。找到羡之以後,见机行事就好,千万保护好自己,不要莽撞,就算搭不上话也没关系。”

“是,娘娘放心。”

李才人千叮万嘱,姜宝瓷只得应下。

她又从食盒里拿出一碗红豆饭,就着鸡腿三两口扒了,一抹嘴:“娘娘,您安心等我消息,我这就去了。”

姜宝瓷先回西厢换了双武生穿的青面儿皂靴,依言先到神宫监,找到李公公,把娘娘的吩咐说了。幸而李士光有个十四五岁的小徒弟,身材瘦弱,李士光叫他拿了身衣裳来,姜宝瓷找了间没人的庑房把衣服换上,头上扎了个软脚幞头,再出来时,弓着腰换上了一副谄媚谦卑的模样,跟个小内侍一般无二。

李士光满意地点点头:“正好帐设司的人手不够,让神宫监安排几个人过去帮忙,我原本就是想去与李大人见一面,就把这个差事揽下了。一会儿你跟着我,我带你去找李大人,先在一旁等着,待陛下会见完官员,应当会赐宴,届时再寻机会同李大人说话。”

李士光带着几个自己的心腹前往皇极殿,姜宝瓷缀在队伍最後。到了地方之後,先到帐设司管事处点了卯,随即便被安排到偏殿伺候茶水。

姜宝瓷提了只大铜壶,跟在李士光身後,慢慢找过去,终于在一间隔间找到了正在和同僚把臂言欢的李羡之。

李士光与李羡之一打照面,彼此心照不宣的点了下头,并没有说话。他冲姜宝瓷使了个眼色,姜宝瓷立刻反应过来,赶紧上前添茶,然後把铜壶放到几案上,人往角落里一站,低着头屏气凝神,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见他们这边接上了头,李士光悄悄退了出去,宫里知道他底细的人不少,许多宦官都知道他以前是李家人,为了避人耳目,在人前,他还是不要与李羡之有过多接触得好。

隔间里一时只剩下李羡之和另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两人一边喝茶,一边小声说着江南道税赋上的种种弊端。

“如今朝廷摊派严重,地方豪绅大户都将田地挂到进士举人名下,多有减免。税官拿他们没办法,只好将差额尽数计到老百姓身上,普通农户家辛苦劳作一年,收成还不够纳税。”

“是啊,按理说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老百姓的日子应该过的很好才是,谁成想却被逼得典房卖地,甚至卖儿卖女,苦不堪言。”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老百姓没有活路,沦为流民,怕是会官逼民反,发生暴乱。”

“我草拟了折子,一会儿见到陛下就痛陈厉害,请求陛下下旨彻查。”

“羡之,不是为兄泼冷水,你祖父和父亲半年前刚因为御前谏言被撤职,你还敢上书,就不怕前车之鉴?”

李羡之一脸正义凛然:“为臣子者死社稷,为官者更要为民请命,若人人都明哲保身,那些身负冤屈的百姓怎麽办,大梁江山怎麽办?”

姜宝瓷虽不懂政事,但听两人对话,也明白了其中一二,不禁有些好奇的悄悄打量起李羡之来。

倒真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可惜就是有点虎,跟他父亲和祖父一样,一家子诤臣,盼了大半年进京面圣,专捡着皇帝不爱听的话说,却不懂得过刚易折的道理。

就这还想留在部里,她看有点悬。

不过,略略一看,姜宝瓷心中就小小惊艳了一下,李才人果然没有夸大,这李羡之果然是丰神俊朗,面如冠玉,一双桃花眼潋滟多情,颇有庭兰之姿,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公子。

跟陆晏和那个冷清淡漠的气质截然相反。

姜宝瓷正自在心中相较品评的起劲,忽见门外走进来一个人,冲着年长的那个官员恭谨行礼,唤了声“大哥”。

“!”

要遭,陆晏和怎麽来了!

眼见着陆晏和的目光瞟过来,定在她脸上,姜宝瓷知道躲不过,只好冲人讪讪一笑,在角落里双手合十求他不要声张。

“……”陆晏和额头的青筋跳了两下。

这小宫女是要吓死他,皇极殿是什麽地方,哪里是後宫女子可以涉足的地方,若叫人识破抓做奸细,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真真胆子比天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