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晕乎乎的脑袋埋进碗里嗦了口丸子,觉得自己真的得去看大夫了。
*
“看大夫?”元元面容严肃,“在你心里,大夫是无所不能的吗?我再重申一次:我只是一名相貌清秀天资出众并且荣幸地成为林院使的野生徒弟燕御医的野生师弟的普通大夫罢了,我不是万能的,我治不了相思病,尤其是单方面犯贱的相思病——走!”
从和家茶馆出来后,趁燕颂在香水楼药浴解乏,燕冬借口找元元聊天顺便把个平安脉去了仁药堂,甫一进门就看见元大夫冷酷无情地撵走了一名哭哭啼啼的糙皮壮汉。
燕冬在那绵延起伏、余音绕梁的嘤嘤声中打了个哆嗦,十分拘谨地在木凳上落座,说:“元大夫。”
“怎么,”元元冷漠地盯着他,“你也有相思病?”
那倒是没有,燕冬把自己无故发烧的症状说了出来,发觉元元的表情逐渐完成了惊讶、茫然、狐疑、震惊、惊恐、沉凝这一系列过程。
大夫诡异莫名且变幻多端的表情让病人十分忐忑,“你倒是说句话啊。”
“你……”元元欲言又止。
“哎呀!”燕冬着急地说,“有话你就说嘛,早说早治,我撑得住!”
元元沉重地说:“你这不是病,但比病更难治。”
难道他果然是命途多舛、英年早逝的命吗?逃得了一次逃不了第二次,没死在桃溪山,但仍然要死在这莫名奇妙的发烧上?燕冬呐呐地说:“我果真是中邪了吗?”
“唉,也不能这么说,情爱之事不由人心所控,你——”
“等会儿。”燕冬打断深沉的元大夫,目光茫然,“情、爱?”
“难道不是吗!对一个人脸如火烧、心如撞鹿不就是动心的感觉吗!”元元见燕冬的眼睛嘴巴逐渐长大,瞧着多像个傻子,便当机立断,“你等等!”
被命令站在大门外的当午看见那年轻大夫飞快地蹿出诊脉间,钻进后院拿了本书,又飞快地蹿了回来,帘子“啪嗒”垂下,阻隔了他的视线。
啧,当午摸着胸前的小本,犹豫要不要上前偷听,不然晚上不好和世子交差啊。
“想偷听是不是?”当午偏头对上常青青警惕的目光,对方抱臂说,“有我在,休想!”
当午无奈地在心里告罪:世子,请原谅属下实在无能为力。
一巴掌把书拍到桌上,燕冬定睛一看——《论风花雪月那些事儿》
“到底何谓动心?”元元翻开此书第一页,深沉地念道:“‘是否有一个人,让你脸红心跳不能清净,魂牵梦萦不能凝神,辗转反侧不能安眠?每当四目相接,你便想泥足深陷在对方那一双春水般的眼眸里?你与其情绪相通,见之欢喜便欢喜,见之痛苦便痛苦,为之摄魂夺魄,不能自主?你为之着迷,自甘沉沦,五毒俱全六欲不净七情炽盛?’”
虽说隔着一段距离,又是白日,但习武之人耳目好,元元还特意压低了嗓音,就怕万一杵在门口的那两人听见点什么,尤其是那个叫当午的。燕冬同他说过,那是燕颂的人。
燕冬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监视他吗?
和元元沉默地对视许久,燕冬眨了眨眼睛,严谨地纠问:“这谁写的?能当真吗?”
“这可是京城书铺常年畅销之一,可见权威!而且吧,”元元瞅着燕冬,神神叨叨活像算命,“小生见你你面生桃花,春气荡漾,心起涟漪,脉搏增快——望闻问切,你的病情符合本大夫所疑的症状。”
搞懂了病情,燕冬有些宽慰,可又很茫然,“你以前见过和我同样病症的人吗?”
“你是头一个。”元元纳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我什么都没想啊。”燕冬举一反三,“你不是说情爱之事不由心控吗?”
元元挠头,担忧地说:“那你准备怎么办?那是你亲长兄啊,如果他知道你对他少男心动,真的不会打断你的腿吗?”
“如果你诊的没错,我不是发烧而是发|春,那他打断我的腿又有什么用?我的心又不长在腿上。”燕冬认真地说。
元元竟然无言以对,“……你这么快就接受了吗?”
“难道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吗?”燕冬反问。
元元摩挲着掌心,犹豫地说:“你知道对自己的长兄动心,说出去叫什么吗——兄弟乱|伦。是要进祠堂挨家法的,被打死了都没人说什么。”
燕青云和崔拂来是一定舍不得打死燕冬的。夫妻俩不是古板守旧的人,可这不代表他们能接受小儿子痴慕大儿子,毕竟无论血缘真假,亲缘却都不假,在他们心里,燕颂就是自己的亲儿子。
燕冬不敢笃定,就像他不确定如果自己去燕颂面前坦诚,燕颂会不会愧疚没有教好他以致他误入“歧途”,至此用疏离冷淡、躲避三舍等法子帮他扭正想法一样。
燕冬茫然无助地盯着桌板,元元看了有点不落忍,忙说:“虽然本大夫医术高超,但也不是没有误诊的可能,况且你年轻冲动,每日和你眼中完美无敌的大哥朝夕相处,无法反抗他的魅惑也是人之常情!”
“魅惑?”
“唉,心上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和春|药有什么区别嘛!”
燕冬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心说:难怪我会莫名发烧,原是大哥每时每刻都在无意识地魅惑我,而我拼尽全力也不能抵抗。
“你也别多想,不如先远离你大哥几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放心,还有得救。”元元宽慰。
为什么要“救”,燕冬不明白,“我不可以光明正大地坦诚心扉,但我可以偷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