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瑶点头。
殿内已经撤了香炉,闻不见浓厚的药味,太子起身坐在一旁,气色较之过往确实好了不少。
桌上堆叠着不少折子,他正拿起翻看,面色凝重。
魏璟就站在一旁,视线从文瑶脸上扫过一眼,随后点头,示意她近前来。
可她刚行至魏璟身边,太子忽地将手中折子砸在地上,正好砸落在她脚边上,她顿在原处,没敢上前了。
第32章032
自从行宫回来,两人很少说话,加上魏璟进来忙于公务,留在王府的时间也很少。
加上陈管事告知她魏璟有事烦愁,所以除了施针以及叮嘱服药,文瑶很配合地不凑上去惹嫌。
“你似乎有话没讲完。”魏璟弯腰进了马车,不悦她就这么离开。
“民女见殿下还有事商议,想让玉白转达的,并非隐瞒不说。”文瑶解释。
魏璟察觉到她在刻意回避,皱眉问:“本世子就在你面前,你此举是何意?”
琢磨不出他特地追来问话的原因,文瑶想了想,如实道:“民女以为殿下不想和我说话。”
她拒绝医治他的“未婚妻”,陈管事便明里暗里都告知她魏璟因此不悦,要她尽量不要出现在他面前,也不要多话。她自然照办的。
褚峥平叛乱立了大功,元宁帝大喜,封赏过后还在宫中为其设了一场晚宴,当着一众大臣的面夸赞褚家教子有方。
过往虽退过褚家的婚,可如今长子封为大将军,次子高中,褚家依旧是势不可挡。
元宁帝趁势也提出要给褚家在京城赐座府邸,将褚远调任京城,群臣皆附议。
酒宴前半场是在给褚峥庆贺,后半场便是元宁帝劝太子纳妃,大臣们也极为配合的开始谏言。
“殿下勤勉治国,贤明睿智实乃社稷之福,可后宫一直空着实在不妥,还请早日选妃诞下子嗣!”
“先帝病于床榻时,曾日日嘱咐臣等辅佐殿下广衍皇脉,如今边关安稳,朝政稳定,殿下选妃之事便不可再拖延了。”
先前煜王谋反逼宫,朝政不稳,边关又有叛乱,不肯选妃情有可原,如今无论如何不能再拖延了。
元宁帝也道:“太子妃若没有人选,可先纳侧妃,太子应该早日做决定才是。”
不仅不纳侧妃,到如今东宫连个女人都没有,实在太不像话了。
魏璟听不入耳,也阻拦不住,端起酒杯懒得回话。第二日一早,魏璟遇刺的事情传开了,辰王妃正午便进了宫。
魏璟本不打算见她,也没必要再继续演戏,但想想昨日高震被抓,他便让她进来了。
“世子伤势可要紧?”
“有事直言,无需拐弯抹角。”
辰王妃已无往日从容姿态:“昨日姐姐来寻我,希望我来向世子求情,对高震网开一面。”
沁园坊死了五人,虽都是些身份低微变卖进去的女子,可如此行凶到底法理难容。
何况还被羽给抓到证据。
魏璟没去接她的话。
辰王妃接着道:“世子无须担心,今日我来,便只是想告知世子此事。”
高家势已去,魏璟如今对高家的态度她心知肚明,便是大义灭亲,她也不能让自己一双儿女牵扯进去。
魏璟并没有接见太多人,午后前来东宫探望的人除了辰王妃,便只有赵愈一人。
因魏璟没说见,也没说不见,他便一直跪在殿外。
待时辰差不多了,才将人唤进来。
赵愈并不是来探望,而是来请罪:“世子遇刺,是下官失职。”
魏璟遇刺一事今早在朝殿上才得知,皇帝特地交由刑部去追查,赵愈领了旨连官廨都未回,直接来了东宫。
魏璟问:“赵大人此话怎么说?”
赵愈垂首道:“是下官办案不力,竟让奉月堂留有余孽在外。”
先前几次遇刺都与奉月堂有关,能联想到一起本也是常理推断,但魏璟却直言问:“赵大人连尸体都没看见,怎么就断定是奉月堂的人?”
赵愈跪在地上,出奇地没有回话。
座上之人也没再追问,却让他内心愈加不安,挣扎几番最后将额头贴在地上:“下官有罪!”
魏璟低眸看向他,漫不经心道:“那几人没什么身手,箭术也差了些,赵大人若想动手,不该派这样的人刺杀。”
适才玉白递来的书信是江淮之送进来的,信上查明死了的几个刺客是赵愈的人,是从前在兵营里的下属,几年前被赵愈招来京城,就在章王的雅园里做事。
原本派他们刺杀,正好可以将罪名落在章王的头上。
但赵愈心里很清楚,当初查雅园,不是要打压章王,而是为了针对自己。
魏璟大张旗鼓地让羽卫将所有人的底细都查得清清楚楚,最后却谁也没有动,只玩了一招打草惊蛇。
眼下直言揭穿,更加说明他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赵愈不敢否认,面颊两侧开始沁出冷汗:“下官罪该万死,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