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烟湄直觉形势不对:“陛下找臣有事?”
江颂祺落座斟了杯茶抿着:“拐你来当人质。”
林烟湄瞬间凌乱,试图往殿门处倒退。
露怯的小动作逗得江颂祺发笑:“你出不去了,过来坐吧。放心,我无意伤你。唯有拿捏住你,才有一线搏赢母亲的机会,让她准我南下讨伐瑞丹。”
“南下?陛下是…想御驾亲征?”
林烟湄一脸不可思议,连连摇头:“不妥不妥。”
国朝并非没武将可用,况且江颂祺大病一场还没好利索,干瘦干瘦的,哪能上战场?
江颂祺道:“暂驻南疆的安芷递来奏表,言说拉弓仍觉吃力,腿伤也没好全,如此坐镇军营,恐下面的兵将不服,希望朝廷换个主将过去。”
“那就换一人好了。”
林烟湄有啥说啥,大概是上次喝爽了,一点也不畏惧皇帝,状态相当惬意。
江颂祺够茶壶的手微滞几息,而后手腕翻转,摸上一旁的酒壶,哗啦啦斟了满盏,仰头一饮而尽。
“陛下?”林烟湄看迷糊了,伸手想拦阻。
江颂祺抬袖挡了,怅然叹道:
“你我都是权力制衡的产物,理应心境相仿?我在言太傅和太后的斗法中平衡求生,而你母辈的临世,是先帝利用皇族收拢异姓军权的怀柔政策。我们都被裹挟着,身不由己不是么?”
林烟湄讷然:“臣…听不太懂您的意思。”
“午后我去旁听三司会审,许久不出宫了,我觉得京城好陌生啊…就像闻听我生母的满口怨怼,同样觉得我与她形同陌生人,再也看不透她,也无法理解她的想法。”
江颂祺抓着酒壶,手背青筋凸起:“她怪我,怪我没给她踏实和心安,怪我登基把她和妹妹推到了众臣环视的风口浪尖,日夜战战兢兢…好像谋反动因皆在我,都是我的错。”
林烟湄无言以对,也不敢贸然接话。
江颂祺好似并不在意她的回应,只想诉出心头的苦:
“当年太后无子,言太傅逼她过继了我。太后有孕就送我回了王府。怎料那胎竟落了,我又回宫来,直到璃儿出生再被送还、璃儿生病再被接回,像怪物一样被人丢来丢去…
我哭求过宸王别再送我进宫。当初明明是她,劝我做争气的皇嗣给她长脸…到头来,我辛苦周旋于太后、太傅和母族之间,反而成了三面不讨好的罪人,多么可笑。”
酒水吨吨吨灌进喉,憔悴的眼尾飞出斜红,江颂祺抖抖一滴不落的酒壶:
“大胆宫人,又偷倒我的酒!”
“醉酒伤身。”林烟湄伺机近前,掰掉酒壶撇去了一旁:
“人皆有起落,我以孤儿自处过,也曾在恶官治下苟活,反感过‘罪臣余孽’的身世,亦曾怕担不起家仇而自责…可当下的困厄抵不过余生漫长,与其执迷,不如寻了和解之法活下去。
臣不懂政治博弈或朝堂平衡的权术,只会就事论事。宸王谋反、勾连磐宫行刺储君是事实,她搅得南疆民心不安,百姓流离,论迹论心都是错。这些错您若不曾包庇,又何须自苦?
就算包庇了,也是人之常情。我曾窥见小姨秘会宸王谋事,逃回京后却瞒而未报,小姨也未把我交给宸王杀掉…骨肉亲情有恻隐正常,人非圣贤是会糊涂的。只是事后回想,难免后悔。”
“后悔…”
江颂祺复述着林烟湄的话,无声苦笑了半晌:
“是啊,我若在知晓宸王行刺璃儿时没选择遮掩,而是主动告知太后详查,哪来后面这许多被敌国钻空子挑唆的祸事?”
“朕有罪,既愧对一心想维系和睦的家族,也愧对大楚子民,更欠缺对至亲的关怀问候…所以,朕想赎罪。数十年来林林总总的内乱皆与瑞丹有关,就让朕这罪人去剿罪人,不好么?”
“小湄儿,朕不配这皇位,甚至恨这位置离间了亲情。知晓你祖母和太后的前尘后,朕每每忆起言太傅十余年的教导场景,都会犯恶心。朕是什么,是她手里好用的复仇刀么?”
“陛下别这么说,作恶的是言锦仪,利用仇恨火上浇油的是瑞丹,哪个都不关您的事。”
林烟湄不忍江颂祺过度自责,蛮力拽着泪眼婆娑的人往床上扔:“您醉了,得仔细龙体,歇息吧。”
“你不信朕的承诺,你没信过是不是?”
江颂祺醉醺醺挂在林烟湄身侧,口齿已有些含混:
“太后这半生求稳的棋局没有错。棋盘上乱了几个子无妨,我会重整棋局,接续下完这盘棋,也算无愧先帝、无愧为政初心了。待政局回归先帝期待的正轨,就是你们的天下了。”
“臣信您,您别再自苦了。”
林烟湄摇头苦叹着,把迷糊的陛下塞进了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