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姬安体恤各地官员与郡王刚回过京,就不用再奔波回京一次,只要上贺表即可。
走形式的大朝会顺利结束。
姬安换了一身衣裳,到永昌殿吃过饭,开今天的政事堂会议。
众人刚坐定,有宦官进来禀:“陛下,宗正卿求见。”
姬安让人进来。
宗正卿躬身问安,又瞥一眼上官钧和众宰相。
姬安:“说吧,什么事。”
他没让人回避,宗正卿也就直说道:“回陛下,留高王及其三子水土不服,在驿馆病倒,今日便请假没来大朝会。”
姬安心中冷笑一声——来这套。
他淡声问:“找大夫看过了吗?”
宗正卿:“昨日就寻太医看过。臣想,陛下是不是再派御医瞧一瞧……”
太医属太医署,御医则属尚药局。而尚药局只为天子服务,没有天子同意不能去请。当然,私底下请是另一回事。不过,显然宗正卿没有为留高王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
姬安:“是留高王想请御医?”
宗正卿老实回道:“那倒不是。留高王说太医已开了方,想来吃几日便能好。”
但留高王好歹是天子生父,宗正卿应该是因此才提了一句请御医。
姬安无动于衷:“既然留高王这么说,那便这样吧。若无他事,卿可退下了。”
宗正卿不敢多话,行礼后退了出去。
姬安没多提留高王,只示意众人开始开会。
*
今天的翰林院再一次热闹起来,就像上回招给事郎一样。
这回来的人是郑永,和朱顺比起来,外朝官员要更熟悉他一点。
有了上回的经验,这次众人都自觉地集中起来,等着郑永宣布消息。
等待之时,也忍不住低声议论。
“是上回人没招够,还要再招一次?”
“可是有上回的成绩在,缺人不是可以直接按着成绩再取,难道还要再考一回。”
“再考才好啊,再考别的人才有机会。”
“你是上回没参加,当然这么说。”
议论之中,郑永走出来,众人渐渐安静下。
郑永扫视一圈,朗声道:“圣上将办一份新刊物,作为邸报的副刊,名为《大盛旬报》。现需三至五人编纂内容,从所有选人中招收,有意者皆可报名参加选拔。有三日报名时间,十月初四进行小考。
“从次考核由《旬报》的执行主编负责,编辑一职以正八品给事郎起。和上回一样,考上者若品级在正八品之下,则提为正八品;若在之上,则保持不动。”
众人听他说完,都是一愣——《大盛旬报》?
马上有人问:“郑内侍,这《旬报》是什么内容?”
郑永:“每期《旬报》都会由圣上审稿。至于是什么内容,等《旬报》出来,各位便知道了。”
一听到“圣上审稿”,下方顿时响起一片喧哗。
又有人问:“郑内侍,那位考核的执行主编是谁?”
郑永:“石庭芝,圣上已升他为正七品朝请郎。”
对这里的人而言,这是个陌生的名字。
众人交头接耳地相互打听。
只有一人犹豫着说:“我好像听说过他……似乎只是个举人,都没考中进士……”
他身边的人顿时惊道:“什么?那若是考核通过,岂不是要在一个举人手下做事!”
但也有人说:“举人也可授官。前朝以举人出身入仕,后来升上高官的人虽少,但也不是没有。难道以后你碰到举人出身的上司,就要不干了吗?”
郑永没多听众人议论,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再说完如何报名,便转身离开。
众人开始议论着要不要报名。
“还是正八品,好低啊。”
“嫌低,想干得上还很难呢。所有选人都能报名,却只取三至五人,比上回竞争激烈多了。”
在大盛,可不是考中了进士就一定能当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