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清代医家 >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症并治第三1-1(第1页)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症并治第三1-1(第1页)

论述:百合病,是人体百脉同属一宗,却都引了病变。心里想要吃东西却又吃不下,常常沉默寡言,想睡又睡不着,想走又走不了,对于饮食,有时觉得美味想吃,有时又厌恶食物气味不想闻,好像冷却又没有真正怕冷,好像热却又没有真正热,口苦,小便色赤,各种药物治疗都不见效,服药后反而会剧烈呕吐、泄泻,就好像有神灵作祟一样,身体外观看似正常,脉象却微数。每次小便时头痛的,六十天才能痊愈;如果小便时头不痛,只是有怕冷畏风之感的,四十天痊愈;如果小便畅快,只是感到头晕的,二十天痊愈。百合病的症状,有的在未患其他疾病时就预先出现,有的在患病四五天后才表现出来,有的在患病二十天甚至一个月后才轻微显现,都应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

【注释】百合,有百瓣且共一蒂,如同人体百脉同属一宗,以此命名及选取治疗方法,都基于这个含义。所谓百合病,是说人体百脉同属一宗,却都引了病变。这里说的百脉其实就是一脉,就如同说百体为一体,这是以周身来论。周身的经脉,分开来说称为百脉,合起来说就是一脉,所以叫百脉一宗。如果说百合病,就是整体脉病。这里的脉,指的是十二经脉以及三百六十五络脉。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没有完全清除,百脉尚未调和;或者平素思虑过多,情志不畅;又或者偶然受到惊吓,突然遭遇变故,从而导致形神都患病,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百脉遍布全身,脉有病则身体有病,所以身体看似正常却并不舒适,想睡睡不着,想走也走不了。百脉通于心,脉有病则心有病,所以常常沉默不语。似冷非冷,似热非热,像是外感病却又不是外感病。想吃东西却又吃不下,有时觉得食物美味,有时闻到食物气味又不想吃,像是里证却又不是里证。至于脉象数、口苦、小便色赤,这是郁结的热邪,虽然侵入内里但其热并不严重。在疾病刚开始的时候,医生不认识这种病,误当作表里病症,用药汗或攻下,所以导致剧烈呕吐、泄泻。即便出现剧烈呕吐、泄泻,但并未出现其他逆症,就好像有神灵作祟一样,身体外观和之前一样,而脉象比之前稍微数一些,所以病情既不会立刻加重,也不会很快痊愈。大致以缓慢痊愈的时间来说,严重的不过六十天,轻微的不过二十天,轻重适中的,不过四十天可以痊愈。然而判断痊愈必须依据每次小便时头痛与否、是否恶风、小便是否畅快来辨别,因为经脉中的邪气,大多是通过太阳经而痊愈。头痛、恶风,是太阳经的证候;小便畅快,是太阳腑的征象。百合病的症状,有的在未患伤寒病之前就预先出现,这里说的“未病”,指的是未患伤寒病。也就是说在未患伤寒之前,就预先出现百合病想吃又不想吃等症状。有的在患病四五日之后才出现,是说已经患伤寒病之后,才出现百合病的症状。预先出现症状的,是因为先有情志不畅,偶然受到惊吓而引疾病。有的在患病二十天或一个月后才出现,这是因为伤寒病后才出现的。所以说,要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

【集注】李彣说:《活人书》说:伤寒大病之后,气血未能平复,就会转变为百合病。从“百脉一宗,悉致其病”来看,应当是心肺二经的病症。像行卧、饮食、寒热等症状,都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状态,这和《内经》中解?病(指肢体困倦,筋骨懈怠,肌肉无力。多因肝肾亏虚所致)有些相似。从篇中有“如有神灵者”来看,难道不是因为心藏神、肺藏魄,人一旦神魄失守,就会有恍惚错妄的表现吗?又说:《内经》说:凡是被寒邪所伤,就会热。热气遗留不消散,潜伏在脉中,就会昏昏默默,行卧、饮食、寒热都会有一种虚烦不耐的现象。

沈明宗说:如果邪气侵犯胸中并连及上脘,就会想吃东西却又吃不下;邪气侵犯肝肾,就会常常沉默寡言;邪气流入脾胃,就会想睡睡不着,想走又走不了;邪气不在胃中,饮食有时觉得美味,若胃气被壅遏抑制,就会厌恶食物气味;邪气流入胆经就会口苦,流入膀胱就会小便色赤。以上这些症状,并非同时一起出现,而是交替变动出现。

百合病,如果病症表现为偏于阴证的,要用温养阳气的方法来救治;如果病症表现为偏于阳证的,要用凉养阴液的方法来救治。见到阳证却用攻阴的方法,又汗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见到阴证却用攻阳的方法,又使用攻下之法,这也是错误的治法。

【注释】这是承接上一条,来明确百合病的治疗方法。百合病很难区分阴阳表里,所以用百合等汤来主治。如果病症表现为偏于阴证的,就用温养阳气的方法来救治;表现为偏于阳证的,就用凉养阴液的方法来救治。也就是下文所说的见到阳证却攻阴,或者攻阴之后,表证仍不解,又汗解表,这是错误的;见到阴证却攻阳,或者攻阳之后,里证仍不解,又使用攻下之法,这同样是错误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集注】徐彬说:《内经》所说的用阴来调和阳,用阳来调和阴,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各种治法,都以百合为主药。当病症表现为阳证时,加一两味药来调和阴气;病症表现为阴证时,加一两味药来调和阳气。

李彣说:百合病症状多样,这几条治疗方法,也不能完全涵盖。

沈明宗说:这是治疗百合病的重要总则。细微的邪气潜伏在营卫之中,流行引表里病症,应当分辨阴阳来进行救治。

百合病,没有经过吐法、下法、汗等治疗,病症形态如同刚开始时一样,用百合地黄汤主治。

【注释】百合病若未经吐、下、汗等治法,病症仍如初,这意味着疾病迁延多日,症状既不加重也不减轻,形态证候如同章所描述的初期状态。使用百合地黄汤,可疏通百脉、清凉百脉。病症缓解后就不要再继续服药,以免过量服用生地黄,导致大便颜色常常如黑漆一般。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掰碎)生地黄汁(一升)

先用清水洗净百合,浸泡一宿,待出现白沫后,倒掉浸泡的水,再用泉水二升,煎煮至一升,去掉药渣,加入地黄汁,继续煎煮至一升五合,分两次温服。病症缓解后就不要再服,否则大便颜色常如黑漆。

【集解】程林说:百合花和叶子都朝向四方,所以能够通达上下及四周,它的根也是由众多瓣合成,因此名为百合。用它来治疗百合病,是有其道理的。

高世栻说:百合,色白味甘,是补养手太阴肺经的药物。它的花白天开放夜晚闭合,如同人体之气白天行于阳分,夜晚行于阴分,能司掌开合,以运行营卫、调和阴阳。

百合病生变化而出现热症状的,用百合滑石散主治。

【注释】百合病,似冷非冷,似热非热,原本不热,如今生变化出现热症状,可知其体内有热。所以用百合滑石散主治,使其微微通利,让热邪从小便排出。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

将上述药物研成散剂,每次用开水送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服药后应当微微通利,此时就停止服药,热邪就会随之消除。

【集注】高世栻说:滑石也叫液石,又称为膋石,是石头中的脂膏。主要治疗身体热、泄泻、小便不利等病症。

百合病,历经一个月仍未痊愈,转变为口渴症状的,用百合洗方主治。

【注释】百合病原本不口渴,如今历经一个月还未痊愈,转变为口渴症状,外用百合汤浸泡洗浴身体,以通利肌表、泻除热邪,同时内服煮饼,不要加入盐豉,这样可避免引口渴,使口渴症状自然停止。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