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概括即是。
“老师认为你的设计风格不够强烈?”
陈言总结。
乔鸢点头,拿出三本册子。
“你翻一下,猜哪本是我的。”
两本A4、一本B5尺寸,装帧方式和内页传递的感觉不尽相同。
陈言大致浏览一圈,选中B5,理由是观感比较高级,材料用的克制,符合乔鸢日常穿戴以及房屋装饰。
乔鸢:“不好意思,三本都是我的。”
陈言:。
那很糟糕了。
的确,完全,分辨不出来。
既有线条感强烈的排布,又有跳脱拼贴,大胆鲜艳的撞色……
怎么看都不像出自同一人之手。
“可你做的衣服很有系列感。”
好人陈师哥剥下橘子皮,掰下一瓣,先送乔鸢嘴边。
乔鸢就手吃掉:“因为很早以前就有粉丝提过这个问题。说我有时素描,有时用水粉油棒,技巧好,但类型太杂影响吸粉,建议我的账号固定发某一种类型的画作就好。”
“我就多注册几个号,不同的画发不同平台,确实转粉率明显提高。”
“做衣服不一样,是吗?”
“本末倒置了,相当于提前给自己搭一个框,太限制想象力。”
橘子酸甜可口,她还想吃,摊开手。
陈言却把自己的手握上来,空着的那只继续投喂。
吃就吃吧,乔鸢皱眉,颇为苦恼地望着桌上摊开的册子。
第二天,收到家属求助的林苗苗火速赶来,两人面对面陷入沉思。
“有没有可能……”
后者斟酌开口:“忘掉设计主题,优先考虑个人爱好呢?”
“比如我的记录本。”
她翻
本举例:“我老家在山里嘛,高中到县城上学,从老师放的央视纪录片上第一次看到海,然后就特别喜欢海洋生物。”
“所以你看,不管什么主旨,我很明显喜欢用蓝、紫、黑色,包括上学期我们一起做的害羞水母。”
“另外跟其他同学很大区别在于,我认为塑料污染环境,对海洋生物的伤害巨大。班主任上次就说,哪怕有一百本sketchbook,其中最注重环保、最轻快的肯定是我的。”
同样的原理,林苗苗提议:“元元你不是经常买带波点图案的东西么?可能之前没概念,光想着成衣系列感,忽视了个人符号的长期贯穿。现在用上一定来得及。”
偏偏整件事的棘手点便在于此。
“波点……是我姐喜欢的。”
乔鸢按着太阳穴答:“我能说出自己爱吃什么,不过涉及更详细的东西,例如偏爱什么颜色、哪种衣服款式、类型音乐……”
剔去姐姐的影响,那里空空荡荡,比废弃仓库还要荒芜。
她试过回忆童年、询问家人,然而可能间隔太长,遗憾地发觉以前的爱好通通不作数了。
现阶段的乔鸢对于大多数东西,感官皆止步于‘还好’的程度,问就是不喜欢,不讨厌,反正可以接受。
“嗯……”
好诡异的困境。
怎么会有人说不出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呢?
气氛再次沉默。
帮不上忙的陈言正在下厨,端出一盘炒西葫芦。
开门时油烟气滚滚而来,留意到乔鸢下意识手背掩鼻,苗苗灵光一闪:“不管怎么说,确定自己讨厌的东西应该比喜欢的简单。只需要举点极端例子,元元你吃过牛蛙么?”
乔鸢:“没有。”
“醉蟹醉虾呢?听说生吃肉超嫩,就是有寄生虫,你能接受吗?”
寄生虫啊,你是说,那种在人身体里钻来钻去的活体生物?
乔鸢沉吟:“应该……”
“我不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