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本来平面的湖水,你拿棍子去搅动,就能产生千百万亿不同的浪花之相,而且各个形态形象不一。它一切都是从完好如初的基础上额外造作出来的。
由此,凡所有身相皆是幻化的分身影身,都是从圆满如初的灵性中,一念刻意造作出来的,譬如我的念头,我的意识,我的感受,我的色身相,我的行动,我的想法……
这一切“我的”,都是在本性圆满如初的基础上,一念搅动与分割出来的东西,一念妄动与分割以后,就作用与显化出来了一切万物众生相,都成了它碎片化的分身,妙用。
如同从母体上冒出的一水泡一水沤,都幻聚成一时的个体相,个体物,个体我,这无量个体之相之我,都是虚妄聚现一时的,皆如一水泡一水沤,皆无恒存,体性同一,无二无别。
明白了这个真相,在这个人生角色相上才能本自解脱啊,知道色身相是虚现一时的妙用,它不是一个单独原本的实体实物实相,所以称之为如幻、如虚、如空、如影之假用,是在灵性的基础上自变出来的种种相用。
本质之性本来就不生不灭,所以才能自在显相无碍,显相无量无限,都是从它本具的功德体性中流露出来的,就像为什么有影子?为什么捏眼冒金星?不管影子也好,金星也好,这些都是从本身的基础上衍发出来的一种属性属能。
知道衍生出来的一切属性属能,属相属物皆无实存,皆无实有,就通达了一森罗万相它本身的实质实性是什么?就是性体无生,没有真实的一个生,没有一个真实的灭,本身就是寂灭无生如如之性。
更通俗来讲,一切相都是“神性”本身的显化,万般神用皆神性,这些在相上贴标签贴出来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各种名词名相,皆是一时的代号,一时的假用,性体本真永不改,永不变。
就像水变成了冰,它还是水,变成了雪,它还是水,不管变成什么,它还是它,本质本性永不可更改。
但是随缘变成什么相,在这个相上就有它的框框与标签,譬如人相,猫相,狗相,等等的这些生灵万物相,都有它各自的名称与标签,但这些标签都是假相假现假用一时的。
还原本性的话,就没有这一切的标签与名相的框缚与局限,认得本性身份的话,那么在显用出来的这个色身标签,家庭标签,工作标签,情感标签……,等等这一切标签就不会形成对立与敌对关系,性相是如如的,恰如自己本身是导演,而且还是演戏一身兼具的。
如此,认识我们的灵性本来身份,就是打开了上帝视角,就是自己的观察者,就是自己的创造者,就是道本身,并没有第二个别人,为什么?因为所有人物角色相,都是一个导演本身导出来的,都是它自己。
我们不仅要参演好这一个人生游戏角色,还要完成游戏副本里的任务,把“自身灵性”里的本具的智慧德能德光,皆如实显用出来,体现出来,赋予这个人生角色相的无限能量与精神之力,展现本自无限的德光之力。
于此,这个角色要演的好,演的自在,演的安乐,演的富足,需要“自身导演”醒觉过来,才能操作好人生种种的副本之路。才能过好觉醒人生之路。
反观自问自察于“自心导演”,自己把自己的人生导演在哪一条路上?自己的心念、思维、动机、意图,在哪一层级上?察一察,再对照一下目前人生所走之路,就知道自己开往在哪一条轨道上?
直接反察反照反问于自心,真理答案则自通自明,为什么?一切相上的问题,皆如明镜一般的如实呈现出来了,心如明镜去照相的话,皆能一一照得清清楚楚,皆能自通自明、自解自惑自困。
修学宝典三:消融个体感
修行路上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个体感,自我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个体的色身,就树立了独立的个体身份。
凡事都是以这一个个体位为出发点先去考虑自身的利益与立场,这就是最大的一个著相的根本习气,实际上这一副身躯,只是暂借用一时的工具,它并不是真正的主人翁,并不是根本。
隐藏在一切色身万相中发挥作用的,才是灵性主人翁,每个人都含藏灵性,灵性是同体同源的。
执着这一副身躯为根本,那就本末倒置了,是灵性在指挥色身的运作,色身迟早会坏散掉的,是虚妄不实的,灵性只是随缘暂用它而已,色身用个几十年坏了就坏了,但灵性不坏,生命是永恒的。
由于我们太执着表面的虚妄身相,在用的时候,认虚妄为实,取一虚妄身相为我,这就如同认影为我,忘记了真正的主人翁。
忘了本性,执着虚妄变化不实的东西,想牢牢把控不失,完全被虚妄表象迷惑了,在幻现一时的虚相中,当为实存,当为坚固实有,执着自我的色身,个体感非常强,害怕色身的消亡,非常依赖于一个固有的居所,这其实都是著相的习气。
就好比色身是一套空身空房,而灵性主人不仅能能住一套空身空房,而且无量的空身空房都可以住,但是著取一空身空相的时候,把空身当作我,把空身当作实有恒存的一个居所,好像离开这一个色身,就没有藏身之归所了,所以极其害怕个体色身的消亡,个体实感,自我实感,就是时间用久了,而染上的着相之习气。
如果不彻入灵性法身法体,那么对于个体身的执着就很难放下,一直在认个体身是我,就是代表坚固的我执,妄认个体身为实存,恐惧个体身的消亡,就是代表一个法执。
我执与法执就像局限于自己的一个囚笼,如笼中之鸟一样,自己把自己封固了,把自己捆绑住了,其实都是空身空房,哪里不能住呢,法身于一切空相空身中皆可遍住遍用无碍,宇宙全体全相都是自己的妙用,永无断灭。
我们的害怕与担忧其实都是多余的,非要执着一个个体身位与居所,这不就活成了一只囚鸟吗,当我们照破一切色身皆是空身空相,又哪里不是居所,又哪里执着在一个居所呢?法身是无限的,在万法万相之中是遍通遍用无碍自在的,本无阻限。
整个宇宙有多大,生灵万物有多少?当然是无量大,无量多,但是皆归灵性法身所用,都在灵性法体之中,灵性法身如宇宙虚空一样无限大,而无量的空身空相皆可随缘用之无尽,性相如如全体不二的,就像手心手背本是一。
要彻入这究竟圆满的真实相,你首先要照破虚妄相,它真的是空的,本质是觉性、意识、能量所变聚变现的。
不管现出什么相,就知道灵性在,性相是如如同在,看到相不在了,只是一时之缘而尽,灵性法身永在,如虚空一样,不来不去,一切缘起的相,无不是它的妙用,所以法身无所不在。
不要著着在一个色身相上为我,在整个万法万相中都隐藏着你自己,都是你自己,就像一滴水融归大海本体,自己就是整个大海。
当迷的时候,取性海一滴水为自己,那这个时候永远是恐惧不安的,是匮乏的,是烦恼的,是流浪的,只有复归本性全体,则完好如初,本自寂灭安然,圆满无缺无漏。
彻入灵性法身后,就可以消融个体身的执着,这个我执法执的习气就可以慢慢消融了,生死烦恼恐惧的习气就可以慢慢消融了,理要顿悟,事要渐修,要达到理事圆融,皆需要一个修磨的过程,在心地上下用功时时在线觉察,在事上练习与打磨。
消磨习气只需要歇下来,方法很简单,就是不造作,让自我主观意识分别休息下来,闲下来,应对一切事物境界现前时,不执着于别人所言所行的是非好坏,不评判,不争执,不攀缘,不干预,不求索,时时把专注力放在自身上。
凡事往内看,往内照自己的心念、动机、意图,内照自心的能量与状态,时时觉察于心是否又在取一境一相,若无着无著,则一切如如本自净。
当心若有乱有忧,则自知被境所转,著相被困,应立当觉照,息妄归本,化劳为闲,时刻专注内心的变化,不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不作意识思维的囚徒,不作世俗名利的囚奴,内心清闲,不招闲事。
整个悟后起修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给自己解开尘劳,松下包袱,拆下框架,减少折腾,自心的一番疗愈,只是让其好好休息下来,不要无谓造作,徒增累受,折磨自己干嘛?知道休息下来就好了。
人类众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瞎白忙活,心中空耗到极点了,还不放过自己,还不给内心充充电,养养气,蓄蓄神。不觉悟,不醒悟,什么都想不通,就很容易走极端,大家说说看吧,人生不修行,就是等着吃苦没吃够吗?
修学宝典四:以幻治幻,以幻修幻!
释迦牟尼这位圣贤,是一位大彻大悟的觉悟者,它告诉我们最直接的顿悟顿行的方法就是四个字:以幻修幻。
问:既然是幻化,为何还要修呢?
答:就像你沉迷在游戏中很久了,玩上瘾了,无法做到及时抽离出来,哪怕有人告诉你,游戏里的一切都是如幻的,都是游戏道具,毕竟带不走的……
可是你依然留恋里面的东西,那这个时候就是上瘾成习的问题,需要净化与打磨掉自己的执欲习气。
同理,虽然我们有幸听闻到了如来大善法,可救度一切众生的大善法,直接来唤醒我们,告诉我们世间万物万象皆是一场如梦如幻的景物景象,皆虚妄变幻一场,皆无实物,本质上都是从我们的觉性里变现出来的,性相本自寂灭无生。
告诉我们真相后,是让我们从苦难烦恼中顿觉顿醒,了知自己的执着执念为什么一直在虚妄相中追逐不休,把捉不休,执幻不舍,把这个虚妄相里的一切色身、名利名相,通通都看破了,这个虚妄的设立的一个我,一个知见概念,一个执欲执求,这些妄立的虚妄圈圈就打破了呀,本来无我了呀。
一切虚妄相就如同大海上的水泡泡在缘生缘灭,没有一个独存恒存的个体呀,全部都是自性本觉大海里幻现出来的,所以看空看破了,自然就通达了一切虚妄相,皆本无实存,本无一实物之我。
看空看破了,就通达了一切空空的自性本觉本湛然不动,一切都是寂灭无生之相,都是觉性的无量妙用,你知道一切是幻化后,就不再虚妄相上再执着虚妄的一个人相,一个猫相,一个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