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佛顶案录女主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 第一案 贪4大宋的面子(第2页)

第一案 贪4大宋的面子(第2页)

“咣当”一声,府衙内宅大门被一脚踹开。

崔辞怒气冲冲往里面走,李暧冷着脸跟在後头。

“当老子不知道,就为没配合他们演那疯戏,看老子碍眼,一个个的就合起夥来都阴老子。”崔辞气的一屁股坐下,猛喝一口浓茶,“把老子赶出了开封府,就称了他们的心意了。那老头子,可真是兔子死了,就把狗煮了。想当年,要不是老子在潭州救了驾,哪有他们今天。岂有此理!毫无天理!再者说,这佛顶骨,屁线索都没有,怎麽查?!若是好查,他们怎麽不去?好差事从没落到老子头上,遇到棘手的事情了,就把老子推出去!”

李暧说道:“那还不是你自己没上心?官家从去年就开始忙着建道场,社稷坛,三天两头的斋戒,旁人都能看出来端倪,怎麽就你浑浑噩噩的?要是你爹还在,还能提点着你。如今倒好,你说旁人疯魔。旁人倒觉得你是傻子。”

李暧虽名义上是崔辞的下属,实则出身高贵,乃是西夏的正经公主,只因当年西夏没藏太後谋反篡位,她不得已才逃亡到大宋。故而她与崔辞私下里说话,并无上下尊卑之分。

她这一席话,说的崔辞哑口无言,想到他爹,没错,若是他爹还在,谁敢在开封府排挤他?当年他刚得封荫的时候,整整半年没去开封府报道,可有人敢放半个屁?如今是今非昔比,所有人都把他往坑里推。他越想越伤感,只觉得全天下人都对不起他崔辞。

李暧见他眼中有泪光忽闪,叹了口气,软言劝道:“寇准走了。如今朝堂之上都是王钦若,丁谓这些人把持,你这性子迟早也是要栽的。我看这次远调未必是坏事,去南方查案子,也省的天天见到这些小人。”

没想到,崔辞犟劲上头,一拍桌子,猛然站起来,“你也别哄我!我不去!大不了这官我就不干了,官家要是怪罪,让他杀了我好了!”

说罢,他走到门口,又是重重一脚,踹开门,走出去。

“喂!你可是领了旨的!你去哪里?”

“领了旨又怎麽样?老子不开心,就不去!”

***

此後崔辞称病告假,一连赖了四五天不去上朝。天天赋闲在家,正事不干,朝朝楚馆,夜夜秦楼,还叫那些个官妓来家里唱曲取闹。

弹劾他的奏章一封接着一封送到真宗面前。

眼看真宗的忍耐快要到极限,崔辞也是真的不想活了。

这日,又是一道圣旨下来,传旨的是真宗身边的大太监刘承规。刘承规这人,历事宋太祖丶宋太宗丶宋真宗三朝,深受倚信,能力与品德都是一等一的。真宗派他来传旨,已是给足了崔辞的面子。

刘承规走到开封府外,只见门口围聚着一百来个人,将府衙堵得严严实实。府衙的衙役一字排开,挡着人群。

“让崔大人出来!我们有话要说!”

“崔大人不出来,我们不走了。非等到他出来不可!”

刘承规见状,心里稀罕,这开封府只有一个崔大人,便是如今这个不要命的崔辞了。刘承规派身边一个小太监拽过一个人来问话。

“你们都是什麽人?怎麽胆子这麽大?敢围堵开封府的崔大人,是要做什麽?”

那人眼神闪躲,见小太监态度亲和,方才放下心来,说道:“我们都是开宝寺的俗家弟子,时常去庙里听可政禅师开坛讲法,他老人家是个极慈悲正直之人,断不会似吞了那劳什子国的国宝。我们聚在此处,便是求崔大人赶紧动身啓程,去往江宁府查清此案,还可政禅师清白!”

那人说的清楚,刘承规听的明白,点头暗道:“官家说的没错。要查清此案,非得此人不行。可见天下百姓,心中都敞亮的。”

正当这时,只见府衙门开了。崔辞从里面晃荡出来,刘承规见他面色红润,睡眼惺忪,哪里有半点生病的样子,心里好笑。崔辞後面跟着那女侍卫李暧,李暧脸上依旧是冷漠淡然的模样。

“咦?这麽多人,这是做什麽?”崔辞疑惑的望向李暧,李暧也是一脸莫名,耸了耸肩。

“大人,我等是开宝寺的俗家弟子。可政禅师为自证清白,绝粒明志。我等聚在这里,恳请崔大人早日领旨上去,去江宁府查找佛顶真骨,还我们师傅可政禅师的清白。”

“还请崔大人以国事为重,早日动身。”

衆人你一言,我一语,崔辞听了,心里堵得慌,愠怒道:“好个以国事为重?本官以不以国师为重,是本官的事,用不着你们操心。”

李暧见状,连忙咳嗽了一声,接话道:“放肆了,崔大人怎麽不以国事为重?等大人病好了,自会赴任江宁府。即便崔大人不去,朝廷也会派别的官员去。什麽时候轮到你们对朝堂官员指手画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