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能压着怒气,垂着眸不去看他。
说一声:“好,本宫自然该美满,自该得偿所愿。”
殷凌将戒备的视线收回,就光明正大地拉过姜姮的手,用着破天荒的柔和口吻对她道:“阿姮走吧,莫要误了吉时。”
如此亲昵的称谓从殷二口中唤出,姜姮忍不住皱起眉,又想甩开他的手,可见他面色肃然,便知是他有意为之。
二人曾约定在外人面前要装作相敬如宾,此时若配合他扮这个“相敬如宾”,不正合了他的祝愿?
姜姮回了个笑脸,侧首,再望向姜浚,便有了风轻云淡意味。
她道:“长乐宫处已收拾妥当,代王应还未忘记去路?”
“今日无暇招待,还请代王自便吧。”
话里话外,有轻视之意。
衆人也明白,原来眼前的神仙人物就是孝文太後亲子,人走茶凉,在这长安城中,勋贵多如牛毛,一个不被皇帝惦记的皇亲国戚,算不得什麽。
殷凌还未松手,二人就牵着手,往前走。
馀光中,姜浚面不改色,可身影无端落寞,宫人们也绕开了他,仿佛瞧不见他一般。
姜姮心中,却有几分莫名愉悦。
回想从前,二人争吵时,面红耳赤的,歇斯底里的,都是她。
那时不懂事,总觉得发了火,生了气,姜浚就会如从前一般哄着她,顺着她。
可眼都哭肿了,嗓子都嚎痛了,他也只是无奈笑着,擦着她的泪,抚着她的发,却从不肯说一句,她想听的话。
一句好话而已,骗她都行,但姜浚不说。
仗着她喜欢他吗?
还是人善被人欺。
姜姮不想被欺负了,想做欺负人的人。
来日方长。
这真是一个好词。
殷凌见她一时怒一时喜,又奇怪又不解,只压低声音:“姜姮,别忘记我们的约法三章。”
姜姮瞥了他一眼,“你可以松开我的手了。”
二人已经走出了一段路,何须再装模作样?
“姜姮!”殷凌忍不住恼她,耳尖发红。
“别唤那麽大声,本宫听得见,旁人也听得见。”
殷凌不知说什麽,几乎是不受控的,又喊了一声“姜姮”,像是恼羞成怒,可声音的确小了许多。
只有彼此二人能清晰听闻。
姜姮噗嗤一笑,笑得大声,心事一扫而空,觉得天也蓝,日头也好,身侧人也勉强顺眼。
笑他:“从前见你,也算牙尖嘴利,如今怎麽……文质彬彬了起来?”
你倒是一如从前。
殷凌看着她笑颜,不愿再开口,可嘴角也有莫名笑意。
虽说是因利而合的一对夫妻,但有说有笑总比针锋相对好。
殷凌从前未对自己的婚事有所期许过,眼下,似乎已是他最好的选择。
只姜姮面对那位“平平无奇”的代王时,态度实在古怪,殷凌面上还翘着嘴笑,决心要找个时机,一探究竟。
又未出宫门,一列卫兵匆匆赶来,为首之人,正是朱北。
他走到二人面前:“还请殿下,殷二公子留步。”
殷凌不虞地瞥他一眼。
朱北近来春风得意,是新朝赤手可热的大红人,但朝中旧臣大多数都不喜他。
大部分臣子自诩出身世家,看不上这出身卑鄙,又靠叛主上位的小人。
其馀臣子不喜,则是因见他毫无风骨,一味谄媚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