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辛之聿姜 > 第2章 相似 五成的相似抵她五成的思念刚(第2页)

第2章 相似 五成的相似抵她五成的思念刚(第2页)

就这时,一道嘶哑的嗓音突兀的在这逼仄之地响起。

“她是昭华。”

衆人闻声望去。

罪奴阿辛四肢被锁起,整个人仍跪坐在草席上,他擡起眼,幽幽的眸子像是从黑夜中忽得闪起的一簇火苗。

管事砸吧着嘴,转头对着大夥说道:“给他擦把脸,我记得这小子,长得不错。”

抹布沾了水,往阿辛脸上狠狠抹了两下,把结成块的兽血丶积了厚厚一层的泥沙都抹去了。

长得的确不错,比那游街的探花还俊秀好看。

可惜是个罪奴。

衆人心中闪念。

“正是昭华公主。”管事向东敬拜,皮笑肉不笑地道,“公主亲点了你前去觐见,这可是天大的福气,阿辛你该清楚,什麽该说,什麽不该说。”

什麽该说?自然是感恩戴德的好话。

那不该说的,便是心怀怨恨之语。

旁人不清楚,但管事却知道他的来历。

辛家军里头的人。

他还是姓“辛”。

能有这个姓氏,不是辛将军的亲族义子,便是因战功赫赫,被青睐,被赐姓的能者。

然後呢?

曾经的辛家军是当之无愧的虎狼之师,曾立下封狼居胥的不世之功,而里头的男儿,各个都是英雄好汉,无数文人墨客前仆後继为其写诗作赋。

如今的辛家军……被剿灭的叛军而已。

证人证据都齐全。

甚至连边疆深受其恩的百姓,也跳出来做证了。

一个小小罪奴,又何必再挣扎呢?

管事自以为仁至义尽,话也说得明白。

可那阿辛并未应答,只安静凝视着远处,眸光又深又黑。

怪人。

管事撇了撇嘴。

同一时刻,罪奴阿辛的来历,也由随行女官的口,告知了昭华公主。

“辛砚,字之聿?一个武将,非得取这样文绉绉的名字。怎麽不把文房四宝都塞到名字里头去?”

阿蛮捏着银箸,挑剔着盘中的果子点心,像是不经意地听了几句,又不经意地提了一嘴。

姜姮没在意,只翘着指,缓缓地剥了一颗晶莹剔透的葡萄。

阿蛮又问:“该是往日辛家在长安城的旧友使了银子,才将他保了下来吧?”

“否则,他早该被凌迟处死了。”

谋逆大罪,该诛九族的。

姜姮将手中的葡萄喂给了幼弟。

阿蛮乖乖吃下。

女官微笑,继续道:“正如小殿下所想。”

北疆谋逆一案,不过年前的事,只需留心一查,就能将辛家少主没入死斗场为奴的来龙去脉,查个明明白白。

身为叛军前锋,反贼之子,辛之聿能免了死刑,得感谢他自个儿。

辛家军少将曾在农忙时带兵解甲归田,助农人赶农时,北疆百姓感念其此举,便联合起来,按了请愿书,请朝廷明察秋毫,留辛之聿一命。

陛下仁慈,亲自审查了供词和证据,见谋逆案中,辛之聿确不知晓,便独独开恩赦免了他,只判了流放千里。

随後,辛家旧友使银子上下打点,将原先的流放改为了服役三十年,也是在《周律》所书写的条例中行事。

为何本该在服役的罪奴,又没入了死斗场,这又是一些阴差阳错。

阿蛮早就懒得听了,只剥着栗子,塞给姜姮吃,自己嘴里也塞得满满的。

姜姮掀起眼,似笑非笑:“令姑这是何意?”

即使宫中有规定,为了他们这群天潢贵胄的安危,所遇事事丶所见人人都应留档记存。

但规矩是规矩,人是人。

至少,此时,女官令娘专程来解释一番,还是长篇大论,这就在情理之外。

已经不再年轻的女官垂首,是一个恭敬至极的姿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