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男洗白手册 > 20逃狱四(第1页)

20逃狱四(第1页)

刑部公堂之外,能听到簌簌竹叶声,荀奕折返回来的时候,便看到一个清癯、矮小的人影。

“下官见过荀大人。”李浑渊捋了捋胡须,皮笑肉不笑地抱拳。

荀奕脚步微顿,停下脚步,眼神平静无波。

“与荀大人同朝为官日久,下官失察,此前竟未拜会过您。”李浑渊跟上他脚步,继续说,“此案牵连甚广,朝内诸公皆明哲以自保,求情的怕被殃及为同党,弹劾的又担心自己成了第一只出头鸟,唯独荀大人愿意挺身而出,令下官敬服。”

兰溪荀氏,累世清名、百年不腐,早在大魏立国之先,便已站在权力的金字塔尖。

这样煊赫的氏族,昔年相府当权时,荀奕宅前门可罗雀。

“奉皇命行事而已。”荀奕笑着说,“你很了解陈纪安这个人。”

李浑渊说:“他毕竟当过我的上官。”

“他也曾充任过我荀氏的门生。”荀奕说,“我曾与家兄对谈,他都不敢说了解他这个人。”

昔年陈纪安千难万险,在大雪隆冬敲开了上山的门,盘缠耗尽、衣衫褴褛,只剩下一口气,若是不收留,恐怕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从幽州自兰溪,数百里山路,匪盗霍乱,这人徒步而来。

他族兄荀折看他可怜,允他做荀氏家仆。

说是家仆,却还是充作良籍,那家仆端茶倒水、人情往来,极为殷勤热络,周全到挑不出错处。

到了开春之际,他已经在荀氏落脚,认齐了许多人,荀南玉允他做了伴读,与他同窗读书。

后来荀折为他取字,陈纪安一介无名小卒,拜入荀氏门下,可谓一步登天。

彼时,陈白尚未弱冠。

荀折少见的笑着同他说:“纪安天赋、毅力极佳,南玉再年轻两岁,恐怕也比不过他……只是心性不定,纲常礼法于他如耳旁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太急躁了。”

他对陈白寄予过厚望,认为这个人能担得起著书立经、国之重臣的担子,甚至“致君尧舜,令天下平”。

他的族兄就看走眼过这一遭。

哪里是心性不定?

分明是狼子野心。

陈纪安少年登科、前路无量,若愿意走正路,于地方积攒经验,恐怕数十年后,可为大魏肱股之臣。

偏偏他选择了最短视、最铤而走险的一条路。

荀奕后来想,也许这人一开始便对族兄说了谎,数百里山路,翻山越岭,岂能徒步而来?

若真是说谎,恐怕所图甚大;若不是,凭这人的毅力、决心,更令人心惊肉跳。

他在赌一个没可能的可能。

“陈纪安这人,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李浑渊嘴角勾起一丝阴冷的弧度,像是闲聊一般说,“骨头硬,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荀奕哂然,问:“李大人有何良策?”

李浑渊声音压得更低,显得极为森寒:“下官想来审他。”

·

越过狭长、阴暗的后院甬道,便是刑部大狱。

李浑渊不拘法度,一般来说,有罪的官员由大理寺审案,刑部是没有染指的权力的,但他偏偏对许多法令置若罔闻,此刻将押解陈白的狱卒,换成了刑部的皂隶。

大理寺的狱卒面面相觑,一齐看向秦直的方向。

赵尚文轻轻摇了摇头。

他表现得沉默寡言,看起来比陈白这个即将受尽磋磨的阶下囚更紧张,目送着陈白被几个刑部皂隶推搡着进了刑室。

门轻轻开了,他抬目望去,灯盏摇曳如鬼火,紧接着是飘逸而来的,极浓烈的血腥气和腥臭味。

那气味经年累月,第一次面对的人,能闻得汗毛乍起、作呕不止,赵尚文还算有经验,也只觉得胃液翻滚。

一切如陈相所预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