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觊觎青梅许多年作者一盏茶歌 > 审问(第1页)

审问(第1页)

审问

吴芳华泪眼朦胧的看着他,声音细弱婉转:“王公子是何意……”

他眼中泄出极强的压迫感,似汹涌的河泽向她袭来,她不由得委顿在地,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

王麟泠然道:“把她贴身侍女抓来。”

她的丫鬟彩儿瞬间被押送到王麟眼前,那彩儿已经吓破了胆,眼泪“哗”的一下滚了下来,恐惧道:“小娘子……”

吴芳华转身抱住她的丫鬟,哭声凄婉:“王公子为难我们是何意。”

王麟看向彩儿,淡淡问:“你与你家小娘子,午後在做何事。”

彩儿抖如筛糠,看了吴芳华一眼,吴芳华鼓励的看着她,道:“莫怕,如实交代便是。”

彩儿得了令,胆战心惊断断续续道:“午後……小娘子用过午食便歇觉,直到……直到日入才起。”

王麟挑眉:“哦?那你又在何处?”

彩儿道:“奴婢一直在外间歇觉……”

杨瑶看不下去了,壮着胆子喝问:“王麟你是何意?”

王麟慢悠悠直起身,眸中淡漠却透着审视,“只是好奇,有什麽人非要杀阿恬而已。”

原本他们都以为李芷恬是被掳走的,放眼整个京城,敢掳走五姓贵女的也没几人,可谁知他们都想错了,对方将李芷恬关入冰窖,是要她死。

在这个关口,李芷恬死了谁最得利?

应王与圣人如今正在与李氏博弈,李芷恬是万不能有事的,但李芷恬若是没了,这亲事定然成不了。

杨瑶没那个脑子,也没那个胆子,此等孤注一掷的手段,倒像是没有家世顾虑的做派。

卢三若有所思看着吴芳华,忽而恍然大悟道:“我记起来了,阿娘曾提过,应王妃曾希望纳她侄女给梁勋,那侄女莫不是……”

崔念也茅塞顿开,讽刺一笑:“难怪了,吴娘子已年芳十七,至今还未定亲,原来是定好了要入王府的啊。”

吴芳华瞬间泪如雨下,哀声责怪道:“你们凭什麽污蔑人,我……我身世飘零,姨娘又只是想为我寻个好人家,才蹉跎至今。”

王麟闻言眼神更冷了,森冷道:“将她这婢女先拖下去打二十板子。”

彩儿瞬间吓得高声求饶:“奴婢没有做错事啊,为什麽……小娘子……小娘子!”

吴芳华一把去拉彩儿,却拉了个空,她收了眼泪,转头厉声质问:“你们凭什麽无故冤枉人,仅凭一个猜测就拿我下人拷问,若真相非你们所猜测,你们如何与我和应王府交代?”

“哦?看来你是笃定了我找不到证据。”王麟终是正视眼前这名女子,她楚楚可怜,身姿娇弱摇摇欲坠,似被欺负的不堪受辱,即便如此眼中也是不屈之色。

若是在那窦娥戏中,真真是一位令人叹服的蒙冤女子。

但王麟却不为所动,他回身缓缓抽出崔念手中的长剑,一剑架在她脖颈上,那剑刃锋利,白皙的皮肤上瞬间见了血。

“你似乎忘了外头人都称我什麽,我这个人,就爱判人生死。”王麟漠不关心道。

周围的小娘子们见状吓得惊叫出声,纷纷躲的老远。吴芳华见那长剑在眼前划过,也吓破了胆,但她犹自硬撑着,虽仍旧是一副哭相,眼里却闪着愤怒的光。

她不信王麟有那个胆子。

厅中气温骤降,剑拔弩张。此时打板子的下人进来禀报:“公子,那婢女晕了过去,咬死自己就在房中歇觉,从未出过院子。”

弄风突然走进来,躬身道:“公子,府兵来报,在别院东面一角池塘里,发现了那名杂役的尸首。”他顿了顿,又道:“府兵抓住了当初问路的小丫鬟。”

随即,那名梳着双髻的小丫鬟被带了上来,衣衫凌乱,脸上满是泪痕。就见她一副受惊之相,刚被拉进来,就瘫在了地上。

王麟斜眼看过去,不待他出声,弄风便指着旁边的吴芳华,问:“你下午可曾见过她?”

小丫鬟将她看了又看,不确定的摇了摇头,弱声交代着:“午间竹林外有个身着兜帽,面带轻纱的女子,问奴婢可是第一次来杨家别院,奴婢老实交代,她又让奴婢去流水桥寻一姑娘送口信,然而奴婢到了流水桥,却不见人影。”

她按住自己颤抖的手,继续道:“奴婢等了三刻不见人,于是又返回竹林,谁知也不见那奇怪的姑娘。”

“那姑娘有何特征?”

小丫鬟仔细回想了一番,才道:“那姑娘包裹的很严实,奴婢未能瞧清。”

她将吴芳华又打量了两眼,犹疑道:“身量倒似与这姑娘差不多。”

吴芳华冷笑道:“身量与我相似之人何其多,怎可因此定我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