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八点,刘志远早早下楼等待。
“沈主编,12000份报纸大概销售了多少?”
沈宝新老神在在地坐在办公椅上。
“老板,你不用着急。按照昨天的趋势,中午之前应该能把12000份报纸销售一空。”
刘志远自然也明白这点。
“我现在最关心的不是报纸的销量,而是震惊体的效果怎么样?”
“老板,我们已经派出员工进行调查,稍后便有结果。”
……
与此同时,《星岛日报》内,社长胡仙正阅读着昨日的业绩报告。
她惊异地发现,自家的《星岛日报》昨天居然有三千多份报纸被退回。
按照以往的情况,每日只有四五百份,最高的一次也不过800多份。
但昨天突然退回三千多份,其中一定发生了她什么变故。
“嗒嗒“
胡仙拨动电话机的转盘。
“赵总编,请来办公室一下。”
几分钟后,“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
“请进!”
一位中年男子,手中拿着一沓报纸,推门走进了办公室。
“社长,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胡仙将业绩报告扔给对方。
“赵总编,你看一下。”
赵斌接过扫了一眼,很快便搞清楚了状况。
“社长,这事我昨晚便了解到了。我当时已经派人调查,只是时间太短,目前只掌握少量的信息。
其中便包括《星岛日报》销量下滑的原因。”
“什么原因?”
“昨天有一份名叫《东方日报》的新报纸上市发行,因为定价低廉,抢占了《星岛日报》不少的份额。”
“《东方日报》?就是不久前高薪挖人的东方报社?”胡仙惊疑道。
她可是记得,当时报社连续三四位记者和编辑离职,逼得她不得不出面安抚。
“对。只是目前只知道东方报社主编叫沈宝新,社长是谁?老板是谁?通通不清楚。”
胡仙眯了眯眼。
“他们昨天的发行量有多大?居然能逼得《星岛日报》销量下降近3000份!”
赵斌稍有迟疑。
“社长,按照调查人员从报摊老板处获得的信息,《东方日报》昨天的销量应该有《星岛日报》的三分之一。”
胡仙瞪大了双眼。
“什么?这么多?我们的三分之一便有1万份!《东方日报》刚刚出现,寂寂无名,怎么可能在一天内,取得如此离谱的销量?哪怕低价也不可以啊!”
赵斌想了想,最终还是将手中的报纸,在办公桌上摊开。
“这是《东方日报》昨天的首刊,以及今早刚刚发行的第二期。
社长,你可以先了解一下。”
胡仙将目光转向办公桌上的《东方日报》,看清版面的一刹那,她神情一愣。
“赵总编,《东方日报》的印刷为什么如此的清晰和干净?”
在这个年代,由于印刷技术不过关,各家报社印刷出来的报纸,字迹常常出现轻微的晕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