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似萧圭那样性子太温和了不好,但男人总要有几分人性的,若一点柔软心思都没有,嫁了必然会吃苦。
赵昭那时对冯晋其实并没有什麽情意,所以分就分了,其实赵昭心里没什麽的。
除了冯晋,其实赵昭对其他男子也差不多,她素来眼里只有自己。
但冯晋大约未想到赵昭会如此,竟十分恼恨,那时还纠缠一阵,说了些不大好听的话。
而今越止也没给赵昭留脸,将昔日里的这些八卦都给扯了出来。
薛凝听了这些前情,也禁不住若有所思,心想冯晋这BUFF都叠满了。
冯晋为人冷酷,对女人十分吝啬。
当然也不可能仅仅是对女人,这冯三郎怕是对所有人都吝啬。
不但如此,冯晋还很注重颜面。
以冯晋性情,大约对赵昭也没有什麽真情意。他亲近赵昭,无非也是为了联合赵氏,想将萧圭给再扶起来。虽自个儿居心不良,但他也容不得赵昭拒了自己,因此冯三郎是个盼全世界围着他转的人。
这样人性子也可以很冷酷。
沿途唠嗑了一会儿,一行人已到了赵府。
当初赵氏迁出京城,也留了一支旁支在京安家。
如今赵昭归京,自然要住这一支家中,否则倒显生分了。
这一支家主赵瑞已得了消息,匆匆相迎,面上还颇有悲色未褪。
寒暄几句後,薛凝便被领去赵昭而今居所。
赵昭来时,是居于锦园。因早递了信,京中亲眷亦替她收拾了居所,还拨了婢女仆人侍候。
锦绣就是拨来服侍赵昭婢女。
这年轻婢子面有悲色,又隐隐有几分惧意。
赵昭会做人,对手下人也是恩威并施,赏赐也是很丰厚的。锦绣服侍赵昭没几日,却挺喜欢这个清淑郡君。
要说怕,锦绣肯定也怕。
赵昭不是独自个儿来京城的,她有长辈护着,身边带着婢女莺娘,还有几个侍卫。
要说亲近,赵昭肯定跟自己带的婢女莺娘跟亲近,这次去青云观也带着莺娘,并未带锦绣。
可随行的莺娘几个也死了。
锦绣未随行,如今还活着,心中也是惴惴。
薛凝发现锦绣老是拿眼看自己,不住打量。可等薛凝目露探问之色时,锦绣却是一句话都没有,只飞快扭头过去,似有几分迟疑。
薛凝也忍不住多想了些。
她想上次赵昭来法华寺带的是另外一位婢子,锦绣应该未见过自己。
不过哪怕没见过,赵昭必然是跟锦绣提过自己。
薛凝心里动了动,不觉若有所思。
她目光在赵昭房间里逡巡。
案几上堆遍档案,薛凝翻看,皆是关于前太子案卷宗。
和薛凝料想差不多,赵昭确实不放心将自己的命交给别人,故也是自己在查。
这有些卷宗应当是绝密,却也仍让赵昭弄来,也不知使了什麽手段。
薛凝想赵昭大约也跟自己说了谎,那时赵昭说是根据王润之事推断出王蔷心思,但显然赵昭另有消息渠道。
当然而今赵昭已死,这一切亦不是重点了。
薛凝取出那枚骨签,和薛凝想的一样,赵昭就是用相同骨签。此物类似书签,压入卷轴定位赵昭认为的卷宗之中重点。
赵昭临死前捏着这枚骨签,就是有提醒薛凝去看她留下卷宗标记意思。
薛凝翻开其中一卷,萧圭临死前曾服用青云观丹药。
赵昭果然留意到了,竟跟薛凝想到一处。
薛凝隐隐好似捕捉了什麽,一颗心越跳越快,宛如擂鼓。
她再翻开另外一份卷轴,是萧圭死前用药记档。
薛凝再翻一份,是萧圭死後殓尸详细。
连看三分,薛凝忽而明白了什麽。
她想着赵昭手指甲被扯下来,凶手有意逼供,忽而猜到了凶手逼供的原因。
可赵昭将这重要证据藏哪里呢?
薛凝一时也猜不到。
要说熟,肯定是服侍赵昭的婢女与赵昭熟。
锦绣方才欲言又止?
薛凝忽而发现,也许答案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