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一墙之隔(二)
“像是美国斯麦瑟的‘抱怨理论’和德罗切斯的‘委屈理论’”。
“早在1963年,斯麦瑟等人就提出‘抱怨理论’。”
“斯麦瑟等人认为,如若监狱管理人员对服刑人员的抱怨未能给予恰当的解决,当引起抱怨的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服刑人员就会使用暴力表达诉求。”
“德罗切斯在默顿失范理论基础上,提出‘委屈理论’,进一步解释服刑人员暴力行为”。
“服刑人员在服刑中会不断积累一些委屈,尽管他们没有合法解决这些委屈的途径和手段,并不表示他们会放弃寻找解决委屈的机会。”
“与监狱管理者的冲突是服刑人员为达到特定目的而主动发起的丶有预谋的丶理性的行为。”
“高度的情绪激动状态是促成狱内冲突的导火索,而这一情绪激动状态又往往是由可能引起服刑人员道德义愤的突发事件引起。”
“所以,在监狱中服刑人员的情绪能否得到适当且专业的疏导,变得极为重要,这也是影响监狱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狱警也面临着情绪疏导问题。根据警囚冲突现象样本分布分析,警龄在1~3年的监狱民警,与服刑人员发生轻微冲突的频度明显高于其他。”
“目前主流的解释是:民警在实习阶段,处于刑罚执行和矫正教育工作的学习适应期。”
“年龄较小的警察可能由于刚刚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面对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需要不断调整心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无论是狱警还是服刑人员的消极情绪,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疏导,容易引发警囚冲突。”
“以上这些也是我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各位领导多多批评指正!”冬雪轻轻低头说到。
“不错,做了很多功课!好好干!”周监点点头。
冬雪自己回了办公室,秦毅三人又找了一个犄角旮旯,偷偷抽烟。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张宇使劲的嘬了一口烟。
“难怪你肯给她搭台唱戏!”吴鹏算是看出来了,徒弟今天来就是让冬雪展示能力的,给冬雪之後顺利进入监狱工作铺路。
“师傅,和你说实话,我也不是没有私心的。”秦毅赶忙给师傅点了一个烟。
“我和她老师侧面了解了一下。”
“她老师的意思是,想让她硕士毕业直接进入监狱工作,然後去警校读博深造。”
“帝都警校的马教授,就是那个犯罪心理专家,是她老师的师弟!”
重磅炸弹,吴鹏和张宇都没想到,这个小姑娘有如此人脉背景。
“这还没完呢!”秦毅接着说。
“如果监狱不要冬雪,她老师优先想让她出国读博。她老师有一个学生,可以做推荐人,而且是很有分量的那种。”
“冬雪家里虽然不是很有钱,但是拿出个五六十万还是可以的。再加上奖学金和打工,支撑她读完没有问题。”
“如果这两条路都不行,她老师就让她先申请国内名校博士。都不可以的话,她老师就兜底,让她接着跟自己读博。”
好家夥!
这哪里是老师,根本就是再造父母,面面俱到,虑无不周!
“这冬雪是不是她老师的亲戚呀?”张宇不由地发出疑问。
“她老师是真的惜才!”吴鹏不禁发出慨叹。
张宇没有干过刑警,没有破过案,所以不明白冬雪的才华。可周监丶吴鹏和秦毅,都是干过刑警的,知道冬雪的难得之处。
侦破案件固然需要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更多需要的是办案经验的积累,才能像犯罪分子一样思考,这也是刑警们最普遍的成长之路。
然而办案经验的累积,是需要时间的。短则三五年,长则八九年。可是有一类人他们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他们天生就能代入犯罪分子的视角。
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正义与邪恶,只在一念之间。
“你想让冬雪当上狱警,我们这里培养好了,再後转岗到你们刑警队!”吴鹏直接戳破了徒弟的私心。
狱警工作满5年,根据相关规定可以转岗。而允许转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到监狱特殊的工作环境,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精神和心理压力比较大。
秦毅摸了摸鼻子,又上赶着给师傅续了根烟。
“这时候不啰嗦着,让我少抽点!”吴鹏气不打一处来。甚至到饭点,都没留徒弟。让他从哪儿来,麻溜地回哪儿去。
吴鹏和张宇打完饭,两人没有直接在食堂吃,而是回到吴鹏的办公室。
“小宇,新监狱将会配备专业警务技术人员,其中点名要学心理学的。”吴鹏起身给张宇倒了一杯水。
“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将会从事罪犯教育教学丶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
“还有就是对狱警的心理评估和疏导。”
“这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