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祁悦指向远处,"应该在那边。。。"
"祁悦!"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她。扎着马尾的女生跑过来,胸前别着"文学院迎新志愿者"的胸牌,"我是大二的李萌,带你办理入学手续!"她好奇地看向程墨,"这位是。。。"
"程墨,建筑系新生。"程墨简短地自我介绍。
李萌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你们这届新生颜值也太高了!”
程墨轻咳一声,耳根发红:"夸张了。"
办理完入学手续,两人在食堂吃了大学第一顿饭。比起高中食堂的拥挤嘈杂,大学食堂宽敞明亮,选择也更多。程墨给祁悦买了她喜欢的糖醋排骨,自己则简单要了份牛肉面。
"为什麽……"祁悦夹了块排骨放到程墨碗里。
祁悦还未说完,程墨猜到了,只是耸耸肩:"不重要。"他顿了顿,"比起这个,我有个想法。"
"什麽?"
"创办一个跨学科的艺术社团。"程墨的眼睛亮起来,"融合文学和视觉艺术,可以办刊物,办展览。。。"
祁悦惊喜地睁大眼睛:"太棒了!我可以负责文学部分,你管美术设计。"
"嗯。"程墨点头,"名字我都想好了,叫'枫林'。"
枫林——他们秋游时共同发现的那片秘密基地,一切开始的的地方。祁悦感到一阵暖流涌过全身:"完美。"
大学生活如画卷般展开。祁悦加入了校报编辑部,程墨则很快在建筑系崭露头角。他们一起创办的"枫林社"吸引了衆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成为校园里小有名气的社团。
十月份,程墨告诉祁悦一个消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我准备参加。"
祁悦正在图书馆写稿,闻言放下笔:"太棒了!什麽主题?"
"'光影之间'。"程墨翻开素描本,给她看初步构思,"一座小型图书馆,利用自然光线的变化创造阅读体验。"
祁悦看着那些流畅的线条和充满创意的构思,突然想起程父曾经对儿子艺术梦想的贬低。"你父亲知道吗?"
"知道。"程墨的表情平静,"他说'别丢人现眼'。"
祁悦握住他的手:"你会证明他错的。"
程墨回握,力道坚定:"不是为了证明什麽,只是。。。做我喜欢的事。"
比赛持续了两个月。祁悦见证了程墨从构思到成型的全过程——无数个深夜他在模型室加班,有时趴在桌上就睡着了。她经常带着夜宵去陪他,安静地在角落写稿,偶尔提出建议。
决赛那天,祁悦坐在观衆席,看着程墨在台上侃侃而谈他的设计理念。聚光灯下的他自信而沉稳,与高中时那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判若两人。
"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个特殊的空间体验。"程墨的视线越过人群,与祁悦相遇,"在那里,光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
当评委宣布程墨获得金奖时,祁悦的欢呼声比任何人都大。程墨在掌声中走向她,当衆给了她一个拥抱,在她耳边轻声说:"没有你,我不会站在这里。"
那天晚上,程墨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祁悦坐在旁边,听不见对话内容,但从程墨放松的肩膀和微微上扬的嘴角,她知道这通电话不同以往。
"他说什麽?"挂断後,祁悦忍不住问。
程墨将手机放在桌上:"'还不错'。"他模仿父亲严肃的语气,眼中却带着笑意,"对他来说,这已经是最高评价了。"
十二月初,祁悦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在省级文学杂志上发表。程墨买下了当天能找到的所有刊物,在"枫林社"的活动中当衆朗读了全文。祁悦羞得满脸通红,但心里却像灌了蜜一样甜。
圣诞节前夕,两人回到高中看望老师。走在熟悉的走廊上,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递纸巾的楼梯间,那个共同复习的空教室,那个交换纸条和纸星的校门口。。。
"感觉像上辈子的事。"祁悦轻声说。
程墨牵起她的手:"也是这一切的开始。"
他们路过高三(1)班的教室,透过窗户看到陌生的面孔。曾经的座位上坐着新的学生,演绎着不同的故事。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阳光依然透过那扇窗斜斜地洒进来,在黑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离校前,他们去了那片枫林。冬天的枫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但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程墨从背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
"给你的圣诞礼物。"
祁悦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银质书签,顶端雕刻着精致的枫叶,叶脉清晰可见。翻到背面,刻着两行小字:"在所有的平行宇宙里,我都会找到你。"
"这是。。。"
"我设计的。"程墨有些紧张地解释,"枫叶是我们第一次。。。你知道的。"
祁悦小心地收起书签,从自己包里拿出一个细长的礼物盒:"巧了,我也是圣诞礼物。"
程墨拆开包装,是一支黑色钢笔,笔身上刻着两个字母:"CY"。
"C可以是程,也可以是墨。"祁悦红着脸解释,"Y是悦。。。"
程墨将她拉入怀中,吻落在她的发顶:"完美。"
夕阳西下,他们牵着手走出枫林。身後,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告别。前方,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是一条星光大道,通往无限可能的未来。
祁悦知道,无论前方有什麽,他们都将一起面对——不再是孤独的星星,而是相互环绕的双星系统,在浩瀚宇宙中共同发光。
[此世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