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新婚夜两人吃得肚腹圆鼓,不想动弹。虽数日未见,两人都有满肚话想诉予对方,可前一日晚睡早起,今日又精神紧绷忙碌整日,两人洗漱完往床上一躺,便各自会了周公。
等到次日,见得平安精神抖擞地拜见舅姑,沈国公夫妻俩将沉沉目光落在自家儿子身上,心中不约而同地怀疑起自家儿子来。
两人待在一块多年却迟迟未能有喜事,好不容易得来个孙女,後面却一直没了动静。
儿媳能生说明她应当没甚问题,这,他们实在不太想怀疑自家儿子。
要不是看着孙女挑着两人优点长,沈老夫人有时都想怀疑儿媳的清白。
但显然,孙女不但长得像儿子,她的嘴巴也和她爹一样甜,三言两语便可将祖父母哄得心花怒放,这会老夫妻看到不争气的儿子来,便有些鼻子不是眼了。
就他这样的身板子,他们这把老骨头在入土前还能抱到金孙吗?
不成,平时相看两厌的老俩口在此事却默契横生,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有了决定。
新婚次日,长辈们除了给见面礼,与平安说了几句卢家的事,剩下的时间就是催生。当然,他们一向是行动派,不仅嘴上说说,那动作也是流利得很。
等平安两人拜完长辈,进过祠堂,桌子上便摆满了各色滋补药膳。
这最醒目的两道当属鹿肾粥丶海马羊藿汤丶看到这几样,对于那剩下的韭子煎饼丶茴香羊肉角,虾米烩豆腐之类的平安便不得不多想了。
沈玉明一个眼神,示意平安看看自己门口。
雪羹汤丶桑葚膏丶天门冬粥丶脉门冬蜜饯。。。。。。唔,好歹是滋阴的,吃吃也没大问题,她挑眉瞪了回去。
看着沈玉明那左右为难的模样,平安好笑地给他盛了一碗汤。
“喝吧。”等会还得进宫,肚子不吃饱怎麽成。
看着汤里漂浮的中药饮片,沈玉明不可置信地望了自家娘子一眼。
在她心中,自己的表现有那般差劲吗?
当然,前段时间太忙,他实在是有点累了,这不是昨日吃多了撑着了,这才没能一雪前耻。沈玉明是决不会承认,这年龄一上来,有时候太累了就会有些力不从心。
平安没理会沈玉明心中这些弯弯绕绕,她只埋头品着早膳。
这糖衣炮弹果真腐蚀人心,若不是遇着感兴趣的新菜谱,她也不大想入竈房了。
两人生下女儿已快四年,一直没有喜信当然是有在故意规避。
平安这几年身体比之前要康健,不需要在冬日里浸在冷水中,也未经年累月去江上吹湿冷的寒风,碰上月信的日子她不再碰凉水和重活。加之沈玉明又给她请了不少大夫调养,她吃得好睡得好,也慢慢将这身皮肤给养得白净滑嫩起来。
如今她气血充沛,一张脸也算得上白里透红,粉面桃花。
要怀孩子应当不是什麽难事,但两个人早就商量好,只想让女儿长大些再考虑。
这会面对絮絮叨叨的催生,两人只面上乖巧应和,心下却不敢茍同。尤其是沈玉明,心底不知翻了多少个白眼,若不是他们带走他的松松,他又怎需再生一个陪在身边。尤其是他爹,这种庶子一大堆的人,是不会懂他这初为人父的浓烈父爱的。
平安能得这个诰命,全倚仗姐姐大方。说起来进宫,平安还是人生第一回。
这北宋的皇宫虽有里外三层,但浑然不似她以前所看的紫禁城,全无她想象中的巍峨庞大。
它的城墙就那样俏生生地矗立在闹市区,同市集和百姓居所紧紧毗邻。
嗯,该怎麽说呢,就很接地气。
这不禁让平安想起前世所看的野史故事,只说这北宋的哪个官家想要征迁土地,扩大皇宫,却因附近百姓不满而不了了之。
她记不得是哪个皇帝,也不知这事是真是假。
但这会瞧着百姓们围着宫墙讨价还价,她莫名有些想笑。
平安第一回见到传说中的沈太後,沈太後其人,既无民间所传的三头六臂,又非不满她的官员所说的横目夜叉。
相反,她长相秀美,气质温婉,偏偏鼻梁英气,为她温柔的气质平添几分坚毅。
对上她那双清亮狭长的眸子,平安心中确定,太後心中有沟壑,也有看穿一切的豁然。
她的眼神,温柔丶关爱丶好奇,目光极其友善,不但没有外人揣测中的阴险算计,反而十分清澈丶坚定。
“安安,昨日可还适应?”她招呼平安上前,握住她的手亲切问话。
“托姐姐的福,一切皆好。”平安自然入座,语气亲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