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大铁匠与豆腐娘的故事原文 > 第82章(第2页)

第82章(第2页)

刘大娘这下有点慌了,感觉自己闹过了头。

这在家休息的功夫,阿绵肯定是要再去牙行找人来试工,要真遇到了个合适的,肯定就不要自己了。

“我没事,真的,好着呢!做这些就是顺手的事。”

刘大娘咬紧牙关,坚持做起活来。

阿绵望着她的背影,还是有些烦心的。

晚上吃饭就吃了半碗饭。

也没喝汤。

反而是将一块方巾扎在头上,一边打扫鸡窝一边想着事。

小鸡们见了她,总以为是带来食物的人类,非常热情的都拍着翅膀跑来。

阿绵假装手中有食,到处挥洒,果然小鸡们被骗得团团转,一个劲的啄着地上的空气。就这样戏耍了它们一顿,阿绵这才心情好了。

她隐隐察觉到了刘大娘其实根本不喜欢洗碗。

那些什么“自己年轻的时候在外做完工后,回家还特别喜欢做家务”之类的话,根本就是骗人的。

孟驰坚坐在院子里修补着一个破了的竹篓,时不时地往鸡窝那处瞥两眼。

在“中暑风波”后,豆花摊总算消停了几日。

一直到“下元节”,生意果然如宋东家所说,一日比一日好了起来。

阿绵现炒腰花的反响并不好,主要原因是上菜太慢了,客人们懒得在这个小摊上等,就撤掉了这个菜品。

她将原先可以添加的熟五花肉片换成了鲜肉丸,这样备料时要多费一些功夫制作,不过价格与此前相当,依旧是八文钱。

虽然只是一个小改动,但反响很热烈,客人们纷纷觉得这样“吃肉”的感觉更足了,滚在豆花汤中很有一种醇厚、扎实的滋味。

阿绵一鼓作气,又增添了豆皮、冬瓜之类的配菜。结果是阿绵的小摊一到饭点,就有大排长龙的态势,她带来的木桌木椅上最多只能坐六个顾客,不少人都带着自家的碗盆来打,装好了再回家吃。

第141章豆花摊篇(八)

下元节那天,本来阿绵一家是想着过节的。

这几日是祭奠祖先的,城中会赏灯、祭炉神、在河里放点上烛火的纸船。

但是宋东家告诉阿绵,惯例是赏灯会的出口就在食街的左侧,是生意最旺的一天,这一日有不少铺子会通宵达旦的经营。

“一天就能赚你半个月的利!”

阿绵被鼓动起来,提前就开始为这一日做了准备。

她与小婧、旺旺都说好了,下元节那日来铺子里帮忙,一日一百文!

这样摊子上有四个人手。

此外为了节日,还特意买了糯米,煎成一个个香香糯糯、拳头大小的糍粑,上头撒上一些白芝麻。

是当作小食吃的,一个糍粑卖三文钱。

那日从午后就忙得不可开交,等到晚上一盏盏花灯亮起,街上已是人山人海。

铁匠铺关门后,孟驰坚带着晚食来帮忙,这下阿绵她们才总算能轮流挤出时间吃饭了!

这种忙碌是对标着的农忙的,伙食规格上也类似,孟驰坚特意杀了一只家中的鸡炖了汤,主食是肉包、另外还有几根已经洗好、水灵灵的黄瓜。

“汤和肉包我放在铺里炉子上热着的,这会儿正好,阿绵,你叫她们先来吃。”

孟驰坚拿出瓷碗,如此前一样先将一只鸡腿放在阿绵碗里,一只放在小婧碗里。

另有两只翅膀也分作两碗,每碗中盛上鸡汤。

旺旺忙累了,二话不说就是吃。

阿绵咬了一大口肉包子,眼睛满足得眯了起来,“好好吃,你在铺子里吃了没有?”

“啃了两个包子,我怕待会人更多,挤不进来。”

“果然前腿肉做肉包子、肉丸是最好的。”

轮到刘大娘和小婧吃晚食时,刘大娘的脸色就一阵青一阵白的了。

由于之前的事,她忍了几番,见阿绵与小婧吃完肉包子,开始喝汤吃鸡腿时,实在是心中难以忍受,不住地开口道:“造孽啊……造孽啊……”

据她所知,阿绵的夫君开的可不是这种路边的小摊,而是正经有铺面的。

小婧莫名其妙地看了看口中始终在小声念念有词的刘大娘:“啥?”

“真是造孽啊,这是彻底乱了套了。我年轻那会儿,可没有你们这种条件,鸡腿是得给一家之主吃的、这翅膀、鸡肉,是给家里的小孩吃的。哪有这样……”

像阿绵这样已嫁做人妇的女人,就该爱吃鸡脚才对。

况且煮得软烂入味,鸡脚的滋味并不差。俗话说得好,吃鸡爪也是“抓钱爪”,有什么不好的呢!

刘大娘几乎无法掩盖眼中的愤怒。

小时候她家里穷,家中子妹又多,一年也吃不上一回鸡。后来生活渐渐好起来了,她嫁了人,家中只要炖鸡,她就将一只腿分给老公,另一只分给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