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宁淡然一笑,“多谢小师父提醒。”
至于后果,他早已清楚。
对于他而言,从来都只有一种结果——死。
唯一的不同之处,只有早晚的区别。
与其苟延残喘,一口气拖个十年八年,他宁愿只活这短短几年,却能像个正常人一样。
看出他意已决,两角倒还有些失落,他行了一礼,念念不舍地跟随阿醉离去。
刺杀案结案后,纪宁的禁足跟着解除。
萧元君养伤到第四日,重新开始上朝。
上朝第一日,纪府的马车照例停在宫门外。纪宁披着狐毛大氅下车,脚刚踩进雪地,自不远处,海福领着一队人马抬轿走来。
纪宁当他是要出去,遂问道:“公公要去哪里?”
海福躬身,“右相大人晨安,老臣奉旨来接大人进宫。”
闻言,纪宁与阿醉面面相觑。
依照惯例,朝臣们上朝都是徒步入宫,可从未有过特例。
今日这是怎么了?
大抵猜出对方心中所想,海福解释道:“陛下体谅诸位大人冬日上朝之辛劳,特下旨,即日起安排轿辇,接送各位大人出入宫。”
话虽如此,纪宁仍心存怀疑。但再耽误下去就该误了时辰,他同阿醉交代了几句,随海福坐上入宫的轿辇。
本以为萧元君下旨施轿就够稀奇了,谁知一进轿子,纪宁又被轿内布置惊了一跳。
软垫,毛毯,靠枕,火炉,手暖,甚至细致到还备了一套换洗鞋袜和衣物。
纪宁目瞪口呆,转身看海福。
海福笑眯眯道:“都是能用上的,也是为了方便诸位大人。”
其它的能理解,纪宁指着崭新干净的衣物和鞋袜问:“这些呢?”
海福笑得越发喜庆,“陛下吩咐,担心雪天地湿,万一大人们湿了鞋袜衣裳,可以及时更换,不至于感染风寒。”
第38章新春佳节
萧元君的体贴让纪宁不免惊疑,但眼看一辆接一辆的马车从旁经过,证实了海福所言不假,纪宁遂打消了顾虑,坦然入座。
有了马车的护送,从前难走的路今朝也走得格外顺遂。
不出一刻钟,马车到了地方,纪宁褪去披身的大氅,整了整朝服,方才掀帘下车。
入了殿,人已到的七七八八,众人见他来,齐齐噤声行礼。
纪宁各自点头回应,径直走到自己的官位上立定。
今日是他解禁后第一天上朝,虽未看出明显异样,但他还是从众人的缄默中察觉出了一丝不同寻常。
他进殿后不久,侯严武与侯远庭也走了进来。沉默的朝堂在二人踏入的一刻,霎时重归活跃。
人群迅速簇拥到二人身边,更多的是奔着侯远庭而去,不多时,纪宁就听见耳边传出各色恭维的话语。
“侯城尉此次护驾,实在英勇!”
“侯将军教子有方,侯城尉亦是不负众望,我朝能有城尉这样的儿郎,幸事一桩呐!”
“侯城尉此番立功,定能得陛下嘉奖……”
前世,侯远庭在遇刺事件中擒拿敌首,护驾有功,被萧元君提拔至侯家军,任军中前锋。
此后,他多次带兵剿匪平乱,又立下不少战功,一时间风采无限,声名更有远超纪宁之势。
那时京都城总有人拿他和纪宁暗中比较,说他们一个是后起之秀,一个是拍岸前浪,一个前途无量,一个……一言难尽。
想至于此,纪宁不由回头,他的视线落到人群中心,侯远庭的身上。那人穿着新做的盔甲,头发被红束带高高扎起,无不彰显意气风发。
如此年轻而康健,怎么不是前途无量呢?
纪宁撤回视线,将眸中杂陈的情绪一一压下,继续无事般抬起头,独自伫立。
殿中的热闹持续到早朝开始,海福入殿,不一会儿萧元君露面。
纪宁有意打量着龙椅上的人,仅休养了三日,此人脸上的血色已恢复如初,全然看不出病样。如此,他倒放了心。
和前世一样,早朝一开始,萧元君便将此次护驾有功者依次封赏。
侯远庭晋前锋,郭城赐田地金银,上到将领,下到侍卫,共赏了百来号人。
海福宣旨完毕,朝中一派喜气。
就在众人以为封赏结束,座上的萧元君忽然开口。
“此次还有一人护朕于危难中,最应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