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酒席是件耗时耗精力耗人的活,第二天一早,陆景程陆景和兄弟俩就去城里采买了鸡鸭鱼肉等等食材。
姜宁鸢和孙甜妹在家,应付着一些来来往往的亲戚朋友们。
很快,一天就过去了。
姜宁鸢庆幸没有办婚礼,据孙甜妹说,这里的习俗是男方去女方家接亲是在大半夜,还要拜堂……一系列流程,听着就觉得累了。
虽然没有一个正式的婚礼,但也算是个大日子。
这日一大早,家里就来人了。
孙甜妹笑着做介绍:“大嫂,这是大伯,大伯母。”
姜宁鸢笑着打招呼:“大伯,大伯母好。”
陆伯点头应了一声,就跟着陆建国搬桌子板凳出来洗了。
村里都是这样,每家每户桌子凳子总是有备用的用来办席用,等到谁家客人多时,桌子板凳不够用就去亲戚邻居家借。
刚翻出来的桌子板凳上都是灰尘,要擦洗一遍。
陆伯母拉着姜宁鸢的手一顿夸:“哎哟,我们景和真是有福气,找了个这么漂亮的媳妇,瞧瞧这小模样,长得跟小仙女似的。我们这十里八村也找不到这么好看的姑娘。我一看就喜欢得紧哟。”
她一张嘴恨不得把姜宁鸢夸到天上去。
夸完,就去厨房帮着洗碗了。
没多久,陆家姑姑姑父也来了,夫妻俩见到姜宁鸢,都挺开心的,笑容很真诚,还给姜宁鸢带了见面礼,虽然不多,用红纸包起来的两块钱,单独塞到姜宁鸢口袋里。
孙甜妹见状,回屋给陆姑姑抓了一大把糖果塞兜里。
“这是大嫂买给大家吃的喜糖,今天孩子们上学没法来,小姑你装回去吃。”
陆姑姑本来还想推脱,一听说是喜糖,才笑着接了。
侄媳妇年纪虽然小,但办事儿还行,看着真让人欢喜。
这里吃席分中午晚上两场,中午人多,一整个上午都忙着准备席面。
今天的酒席虽然不算盛大,也有十几二十桌。
陆姑姑有些惊讶,把姜宁鸢拉到一边单独聊了起来。
“宁鸢,我这个当姑姑的说两句,你别嫌我烦。你和景和以后两个人过日子呢,要精打细算,不能有多少就花多少。景和性子冷,对外在的东西不看重,你以后要抓着家里的钱,可别由着他乱来。”
说完,她认真地看着姜宁鸢,“该管钱的,一定要管住了,别让他乱花钱。”
陆姑姑是踏实过日子的人,她出嫁前当过一段时间德华,对陆景和感情比较深,了解他的性格。
她也是看侄媳妇性格外向,为人也挺不错,才好心提醒她。有钱要抓在手里,居安思危,不能等侄子把钱挥霍完以后,让侄媳妇跟着过苦日子。
姜宁鸢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知道陆姑姑是为了她好,笑着应答:“小姑你放心吧,我以后一定好好管好钱,照顾好我们的小家。”
陆姑姑握着姜宁鸢手,欣慰地笑道:“景和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
陆姑姑越看这个侄媳妇,心里越喜欢,他这个大侄子性子沉闷,就得找这样活泼的媳妇。
陆姑姑往外看了一眼,见院子里已经来了不少人,想起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做。
赶紧说:“好了,我也不跟你聊了,我先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