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亦寒却有自己的担心:“他们清理通暗道後却发现与王陵并不相通,你要如何?”
“青苹会赶到的。”
“郡主?就算她带来王府的府兵也无法与太子抗衡。”
“别忘了此处曾是土司黎家的地盘。”
见风锦石说得坚定,清亦寒也有了信心。长公主的驸马出身黎家,或许郡主寻求堂姐帮忙,再加上公主与太子向来不对付,未阻挡太子获得大量财宝银钱派黎家出手是有可能的。
只是,事情没有想的那麽简单。
玉青苹与祝东风快马加鞭的到达公主府时,长公主府里府外重兵围困,显然不是保护她的,而是软禁着她的。
如今皇帝病重,太子监国。朝廷内部更是党争不断,长公主多少势力被驱逐与权力中心,现在的她仿佛笼中雀般。
郡主的拜帖递进去半个时辰才有回信,老太监领着玉青苹往府内走,园子里传来儿童们的读书声,十来个孩子正襟危坐的背书。
长公主正斜依着躺椅高举着书。等太监通报後,她缓缓的放下书,示意妹妹坐到身侧来。
“大姐,府里怎会有这些孩童?”
“前些天遭太子训斥,女子应戒贪戒嗔,守好後宅,生儿育女方为本责。我无儿无女,便弄些孩童来教养,好好尽女子本责。”又拉过玉青苹的手道:“来来来,你向来读书好,正好指点指点这些孩子们。”
来搬救兵的玉青苹哪里有心情教书,她正打着腹稿,想着怎麽借兵合适,但看此刻情形,又觉得借兵无望。
“千岁。”老太监快步走来,行礼後道:“朱老丞相在门外求见。”
“呦,稀客啊。”她话锋一转直接拒绝道:“不见。”
老太监显然有些为难,他硬着头皮继续道:“不仅有相爷,还有吏部,国公府的人。”
此刻情况把玉青苹弄糊涂了,看着架势大姐哪里像被软禁。
玉元睿完全不搭理老太监,她看向妹妹道:“我知你的来意。不过,你姐夫如今下了大狱。。。。。。”
“姐夫下狱?”这个消息捂得够严实的,玉青苹连忙表示关心,但很快意识到大姐这话是对那老太监说的,从进府起这老太监就守在一侧,以大姐的脾气不会放又老又丑的太监在身边伺候,此人怕是太子派来的。
果不其然,老太监再次提及门外朝中大臣求见一事,看来太子很想让公主见这些官员一面。
“王公公。”玉元睿招呼来个小孩搂在怀里道:“我这公主府早就被你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我说不见但你们可以闯啊。又不是没闯过。”
“千岁说笑了。”老太监赔着笑,眼神却一直在那孩童身上,似乎很怕公主对孩子不利。玉青苹这才把注意力转到孩子身上,这些孩子穿着打扮不凡,所读的书也非开蒙之类浅显书册,显然是读过几年书的。。。。
天啊,他们不会是门外那些人的孩子吧?
奇怪的是孩子们并未露出惊恐表情,这不该是被挟持的状态。
“别站在我面前,我嫌烦,退下吧。”
老太监愣是没半分脾气,垂着手後退数步。玉元睿转眸看向妹妹道:“还记得我之前给你说过,我建了个学堂,要请你来当老师。”
“嗯,有印象。三年前我身体不好,也就没能上京。”
“我的学堂请来全京城最好的老师,来的自然是最好的学生。相爷他们也没想到这学堂背後之人是我,巴巴的把孩子送来。”她微笑抿口茶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拿捏住这些孩子,就是拿捏住那些个大臣,尤其是那种三代单传的。
玉青苹看向远处读书的孩子们,大姐倒是没有苛待他们。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也不知发生了什麽。
唉,这场可怕的争斗什麽时候才能停止。
“喏。”玉元睿递来一封信道:“带给黎家吧。他们会尽全力帮忙的。”
“多谢大姐。”
“你先别着急谢我。还有一封信麻烦你顺便带过去。”她又拿出一封信来:“这可不是个美差。你从我府里离开,难免会被人盯上。”
玉青苹捏着信的手微微发抖,大姐说的话并非唬人。从公主府出来的人肯定会被监视,最终的目的地又是拥有重兵的土司府。任谁都会起疑,这路上必定艰辛坎坷。
“苹儿,浑水你没必要去淌。安稳的在府上住下,我可保你无虞。其馀的事不要管了。”
“不。”玉青苹摇头道:“我必须去。风锦石还在醉风山。”
“。。。。。。”玉元睿没有继续劝说,她将信交给妹妹道:“记住,你姐夫的命也在你手中。会有五路人马与你一同出发,路上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