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卫长昀和姜宁还把他看得年纪小,实际上他们年纪都差不多大。
左右不过差几个月而已。
“子书,你怎么了?”赵秋看四周黑黢黢的,有一点怕,“我们先回家,夜路不好走。”
王子书哦了声,连忙重新去找树枝,点来照亮。
等路重新亮起来,赵秋没那么害怕,又去看王子书,想问他刚才发什么呆。
王子书捏着树枝,心里全都是一个念头,仿佛下定决心一般,转过头,“秋哥儿,我们就在今年订亲,你、你看可以吗?”
赵秋倏然睁大眼,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订、订亲?”
“嗯!”王子书握紧他的手,“过完年我就要去县学,倒是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回家来一趟,可我、我喜欢你,所以订亲可以吗?这样不管我日后能不能考中,都不会和别人好。”
赵秋怔然,他当然知道去县学的人,往后便是考不上秀才、举人,要是表现好,也能留在县学做事。
之前院试王子书考得不算差,勤奋一些,自是最低也能留在县学里。
“……你真的要和我订亲吗?那万一别家哥儿和姑娘喜欢你,你——”
“你把我看作什么人?我心里只有你!”
不等赵秋说完,王子书连忙打断。
赵秋愣了愣,而后笑了一下,点点头,“那就订亲,不过这事你要让你父亲和阿爹来家里说,我答应了可不算。”
闻言王子书兴奋道:“真的?那我明日就去你家!”
别家十七岁的孩子,大多都成亲了,也就他们俩才堪堪开窍,别说成亲,连订亲都磨到了快十八岁。
好在不是盲婚哑嫁,互相喜欢更重要-
赵秋订亲的事,姜宁放在了心上,还拉着卫长昀一块琢磨送什么礼才好。
好在离订亲还有一段时间,不着急定下。
更重要的是食肆新上的烫菜和小火锅,要是卖不好,那十个炉子可就白做了。
几百文白搭进去,小炉子想转手都没人接。
早上开店时,姜宁比第一次开门经营还要紧张,生怕来的客人都不会点。
“别担心,客人们肯定会来的。”
卫长昀把洗好的菜端进来,“这会儿还早,不到吃主食的时辰。”
姜宁哦了声,眼睛却还是往街上瞟。
怎么可能不担心啊,他现在恨不得眼一闭,就有一堆客人排着队等着叫号。
“老板,来一碗面!”
第一位客人过来,坐下后道:“跟之前一样。”
姜宁应声后,走到灶台后,开锅煮面,眼睛一转闲聊道:“嗳,大哥你今天中午还过来吃吗?”
“要是活做不完,那就还来你店里吃,离得近也方便。”
“我们店里上了新菜,要是你中午过来的话,要不要尝一尝?特别适合冬天吃。”
卫长昀在一旁给姜宁打下手,先端了一碗汤过去,“我们东家推荐的,肯定都差不了,过会儿要是来,可以尝尝看。”
如今镇上没人不认识卫长昀,对方见卫长昀都来当说客,不由笑了。
“那行,今天中午要过来,肯定尝一尝,不然都对不住卫举人给我端的这碗汤。”
一句玩笑话无伤大雅,卫长昀自然不会在意。
后面来的几位客人,姜宁都会多问一句,推销推销新上的烫菜和火锅。
等早上那一波生意过去,食肆便闲下来。
朱红看他们忙一上午,出来换他们进去吃东西,不然一会儿中午到了,忙起来更没时间。
坐在厨房的小方桌旁,姜宁端着碗,难得吃饭都心不在焉。
卫长昀看他眼睛往外暼了好几次,不由失笑,“拿来煮的菜都备好了,汤底也提前熬好,连做蘸水的小料都摆在柜子上,用布罩罩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姜宁咬着筷子尖,“知道了,我好好吃饭。”
卫长昀看目的达成,便不再多说,给他又添了一碗汤。
开食肆后,他们吃午饭的时辰都要比之前早一点,但不会提前太多,不然晚上容易饿。
他们俩吃完后,姜宁又坐不住,去食肆里待着。
朱红见状,有些担心一会儿要是没人点火锅和烫菜,姜宁会失落、失望,不由担心地看了看他。
看到卫长昀正好拿着东西出来,立即看去。
卫长昀摇摇头,示意她不用担心。
哪怕今天没有客人选新的菜,姜宁会失望,但不会放弃,说不定晚上还会拉着他一起讨论怎么做更好。
“长昀,东西拿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