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昀低笑一声,给他腾出地方,“等小小和小宝大一些,家里余钱也多了,便该给他俩启蒙。”
“小小也启蒙?”姜宁偏头,问了句。
卫长昀自是听出他的言外之意,面不改色,“我既读了书,更该让她也识文断字。”
姜宁“嗯”了声,转了回去,并未说什么,只是翘了翘嘴角。
练了一会儿,姜宁觉得手腕发酸,正要停笔歇会儿,一只手横过来。
还没等他反应,那只手已经捏住他手腕,轻轻掰了下。
“……?”
卫长昀抬眼看他,“姿势不对,容易累。”
姜宁抿抿唇,还没来得及开口,又听卫长昀说。
“握笔姿势也有些不对,下笔时会控制不好力度。”卫长昀说着,手掌往前移,就这么掰开他的手指,调整笔的位置。
在卫长昀无意识倾身靠近时,姜宁的呼吸变缓,好似屏住一般。
“嫂嫂的字——”卫长昀垂眼,视线落在纸上,“其实也很好看。”
姜宁耳根莫名的一热,不自觉吞咽道:“那是自然。”
他俩坐在一张桌前,卫长昀侧身靠近姜宁,姿势不算亲密,却也离得近了。
待握笔姿势调整好,卫长昀立即坐了回去,接着温书。
“以嫂嫂的聪慧,若自小念书,定是有一肚子的好学问。”卫长昀道:“不过如今也不迟,嫂嫂识字又会写字,已是厉害。”
姜宁微垂着眼,含糊道:“顶多算是识得几个字罢了。”
他轻轻呼出两口气,片刻后抬起眼,看向窗外。
檐下雨声嘀嗒,天色比之前透亮了些,应当是快要放晴了-
晌午时分,天还没放晴,倒是有人来了。
姜宁练了两篇字,正觉得手酸,看到人来了,立即走出屋子。
“卫大家的,在呢?”
姜宁站在屋檐下,看着撑伞站在院外的人,努力回想自己该喊什么。
“在呢,婶子有事啊?”
院外的妇人一身灰蓝的粗布衣裳,听他答应后,推开院门进来,“是来说你家吃酒的,娶媳妇。”
闻言姜宁面上一喜,转头朝屋里的卫长昀招了招手。
卫长昀听到声时,就已经收拾桌面起身,不过晚了姜宁一步,这会儿他一招手,就出了屋子。
“张婶,谁家娶亲啊?”
张婶走到屋檐下,拍了拍身上的水,“就你铁柱叔家,这不,我正好要去地里,就让我来跟你们俩说声。”
她看着姜宁,“现在家里是你当家做主,就算没个长辈在,乡里乡亲的,碰上喜事,该去得去,知道吧?”
姜宁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婶子放心,大喜的事,自然是要去的。”姜宁说完,想起什么问:“日子定了哪天?”
张婶道:“哟,六月十六,宜嫁娶,就定了那天。”
那不就是三天后吗?
听着有点急了。
张婶又说了几句,这才准备要走。
姜宁心想,还好雨停了,不然下雨天在院子里吃席,可受罪了。
地面湿滑泥泞不说,还弄得裤子鞋全脏了。
最重要是,菜凉得快。
“张婶,我送送你。”姜宁看张婶拿起伞要走,下意识地客气了下,要追出去。
张婶还没说话,身旁卫长昀已经取下旁边的伞,撑在姜宁头上。
卫长昀道:“我们送您。”
张婶“哎”了声,由着他们送到门口,就让他们赶紧进屋。
送走人,他俩一块进了堂屋。
屋里听到声音的朱红轻手轻脚走出来,低声问:“村里有喜事?”
姜宁点头,悄声问两个小的还睡着吗?
朱红“嗯”了声,没坐下,去了厨房里打了一壶热水来。
家里的灶上,只要不是两边的灶一块用,都会留一个锅烧开水。
锅洗得干净,水在里边烧开。
哪怕不用火了,灶里的热气也能保温一段时间,所以不缺热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