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遇也伸手过来看了看,苏月光在他耳边耳语了两句。
沈东遇笑道:“夫郎这不是已经有想法了吗?”
苏月光定了定主意,笑道:“我们收六文一条。”
是贵了点,那妇人眼中有喜色闪过,但很快又压了下去,想来一开始她是没按压住内心的喜悦,表现得激动了点,现在就淡定多了。
“这个花样可繁复多了,怎麽就只多了一文钱?”她不小心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张了张嘴,有点尴尬,但说都说了,只能继续往下道:“不知你们知不知道,这种花样简单的,那边的铺子都收一文钱一条,这些花样繁复的,收五文钱一条,而你们给这简单的加了半文钱,繁复的却只加了一文钱,不太合理。”
苏月光也觉得不合理的,按成本比例,加两文半才对。
既然人家这麽老实,他也很老实:“我们暂时只是在村子里面走,这种好货卖得不多。”
生意得一步步走,根得慢慢扎。
妇人瘪瘪嘴,没有再说。
这一笔生意就如此成交了,但是可以想象以後这妇人卖给他们的货会以花纹简单的手帕为主。
苏月光安抚道:“若以後我们跑其他镇,或者郡城这些地方,需要到好的手帕,也会提价的。”
妇人点点头,是这个理。
苏月光又装了些板栗送给她:“还有绣手帕的,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二,销路不愁。”
妇人连连点头,喜气洋洋。
他们在摊子前等了没多久,苏北光三弟沈飞白一行都过来了。
个个脸上都是喜色,经常去磨的商家又成了两个。
看到苏月光,二弟三弟大老远就喊:“大哥大妹哥夫!”
大妹兴奋喊道:“二哥三哥,我们收到手帕了!”
苏北光笑道:“哈哈,太好了,我们正商议着要不要再买一头驴呢!”
三头驴他们跑货就轻松很多,可以兵分好几路。
像上次苏北光跟沈飞白去隔壁镇还要租驴车,以後再有这种情况就不用租了。
沈飞白看到大哥也满脸喜色,走到跟前才喊了声:“哥,嫂。”
这生意也不知道有没有十天,一路往前走,苏月光一路掰手指头,恍恍惚惚,他们又够钱买一头驴了吗?
三弟拿出账本,认真的报数目。
他们的钱至今未曾分赃,每天除去基本开支,加两条驴的费用,目前有馀银三两八钱。
大家还要贴一点。
沈飞白是分文没有,苏北光三弟这边能拼出一两银子,大妹也有几十文,苏月光再拼剩下的。
苏北光笑道:“接下来赚的钱就先还这一笔债,这头驴子就是公有的。”
大家万分认可,喜洋洋地去买驴。
把驴车牵回来,大家傻了,车呢,现在是分文没有了。
苏月光好笑,他们还是有点钱的,掏钱又买了辆车。
回来的时候,大妹托帮忙看摊位的婶一脸着急:“哎呀,你们可终于回来了!”
他们的摊子前站了好几个姑娘哥儿,一看还有之前买手帕遇到的那个姑娘,她万分羞涩地站在那里,有点不自然。
他们自然不会跟一个姑娘介意这个,把他们带过来的手帕都买了,还有一些荷包福结什麽的。
固定摆摊自然还是比在外面乱摆的摊子能多赚点钱,一日三四十文不成问题,不光赚回了摊位费,刨去成本,还比外面多不少。
更重要的是,他们最初的目的达成了,真收到了手帕,什麽时候再能收收旁的东西就好了。
一起吃了顿饭之後,各走一路。
苏月光跟夫君驱着自家的驴子,带着一车的货物,穿街走巷。
叮叮当当的声音吸引了不少儿童。
苏月光心情好,胆子也大起来:“收陶瓷木雕手帕荷包,有什麽都可以来问一问了。小孩儿,你娘会绣花麽?哦,不会啊,那你娘要买带绣花的手帕麽?”
沈东遇看着生意做得越发娴熟的夫郎,嘴角止不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