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遇冲他瘪瘪嘴,深深吸了几口气:“我先出去了。”
视死如归,壮士断腕。
今天他们开始建房子了,山里的房子。
钱财还算充沛,索性就建个好的。
沈东遇打算买青砖来建。
这番话把大江叔吓了一跳:“你小子突然说用青砖,真是吓着我们!”
“人工不值钱,一人给十五文人工一日,二十八两肯定是够的。”
几个老师傅商议一番,招揽人手先行进山去挖地基。
这时候属于农闲,稻子在田里长得好好的,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照顾,这村子离镇上又远,不好找工做。
谁家建房子招短工,都是一份极好的差事。
不一会就招了一大夥人,昨日主动来帮忙的少年,基本都在名单之内。
苏北光三弟一起来就被苏月光分配得明明白白,一会跟大江叔一起去买砖。
苏北光又将沈飞白拉来,让沈飞白跟大江叔先去,他们兄弟俩要先收货,今日得回家一趟报平安了。
苏月光跟苏北光嘱咐了一句:“你下山就帮我们买些锅碗瓢盆来,要两份。”
说着给了他一笔银子,买砖的钱在里面,买锅碗瓢盆的钱也在里面。
这边的锅,家家户户都这麽大,按这个尺寸建的竈台,两口大锅,两口小锅,再加一口烧菜锅。
煮饭的锅另外买,用小炉熬。汤也是,用砂锅放小炉子上熬,烧出来的饭才香。
苏北光满口应是。
趁着大家都在此,苏北光跟大家说了,想要收购他们昨日捡到的山货的意愿。
价格自然不会太高,像板栗只能一文七八一斤,还得颗粒大的,颗粒次的再降一档。
不少人也去镇上卖过板栗,有的一听到这个价格,脸就皱起来了:“人家镇上卖三文一斤,你才一文七就想买我们的,哪有这麽便宜的事!”
苏北光笑道:“婶婶我是收来卖,到时候卖不出去亏的也是我的钱。咱们都知道那个米,镇上卖三文钱一斤,但咱们卖给镇上是不是只有一文一二出头?”
不光只有一文一二出头,还得是好米,糙米还不要。
大婶一张脸立刻垮了下来。
苏北光又笑道:“我收来卖,也省得你们奔波一天不是,而且卖一天也不一定能全部卖完不是?”
他整个时候都是笑着的,苏月光想想自己,可真笑不出来。
那个挑刺挺多的大婶虽然唧唧歪歪的嫌弃便宜,但还是将昨天捡到的山货搬过来了。
昨日过来之前,苏北光跟三弟就到镇上走了一趟,基本货价都晓得了。
他们有用纸笔记了下来。
村与村不同,水河村基本每个小孩都去念书。
大山村就少了。
见他们写字,一个个都凑上去好奇地看:“哇,你们哥俩都识字!”
苏北光谦虚道:“略懂几个字。”
哪里是略懂,有人上来报名字,他都能一一填上去。
在水河村有这麽一个故事,那是战乱年间,有个亲戚发达了,回乡下想要帮衬穷亲戚,只要识字就行,结果穷亲戚不识字啊,生生错过了脱离苦海的机会,家里妻儿老小饿的饿死的死。
从那之後,家家户户咬着牙送勒紧裤腰带,穷得吃土,也要送子女去识几个字。
三弟抱着算盘在旁边算数,会算,但算得慢。
已经叫好多人羡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