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之所指
“主子,项城来信。”
李守礼接过账册和信,先拆开给他的那封,快速浏览,越往後看,眉头拧得越紧,待看到项城李宅门前已聚集有五六百流民,将信一把拍到了桌案上。
户部崔湜是武三思的人,当年也是他向武三思进言矫诏诛杀神龙政变功臣。没想到,现在竟是大胆到私吞赈灾粮,置灾民于不顾的地步,真是丧心病狂。
还有韦後和李裹儿,利用墨敕斜封之制大肆卖官鬻爵,封敕的斜封官已达五千馀衆,这些人上任後,更是会层层盘剥百姓用以敛财。天灾加上人祸,百姓从武周之乱中还未得喘息,就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李守礼看着另一封信上李元纮三字,陇西李氏自李昭德後向来明哲保身,仅以时雨和丹阳房李家的关系,李家是否会冒这个险?
从时雨的信发出到现在已过了四日,不能再等了……李守礼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
“从安,去请户部度支郎李元纮过府一叙”。
项城李宅。时雨和沁宁正在听管事的报告近两日的情况。
“禀二小姐,表小姐。从丹阳房各家凑的二百担米目前还剩下三十担,再加上这些时日在项城采购的八十担粮食,最多还可再供应三日粥。但流民还在不断地往项城涌,仅昨天一日就又增加了二百馀人,如按照这个速度,两日後就断粮了”,负责采买的于管事擦了擦额头的汗。
“去往外地采买粮食的人可回来了?”沁宁听後,也是发愁,现在李宅分别在项城各处设了四个粥棚,每日救济的灾民已达千人,如果两日後米粮跟不上,一旦流民起乱,後果不堪设想。
于管事摇了摇头:“紧临项城的陈州其他各城,现在粮价已比之前番了二倍,但目前粮食已出现短缺,陈州府已下令控制每日出售粮食的数量,以保当地百姓日常用粮为先。”
信已发出四日,即使当天李守礼能将项城情况上达天听,长安距项城一千馀里,等朝廷调度粮食过来,也需四五日之後。
“表姐,于管事,赈灾之事仅靠项城李家只是杯水车薪,我已将此地情况送往长安,但两地相隔千里之遥,剩下的粮食至少要撑上四天。”
时雨沉思道:“从今日起,救济的粥要减量,先保证不饿死人,总好过两日後断粮。一旦减量,也要防着有人生乱,还需于管事多增加些人手维持秩序,另多加安抚灾民情绪”。
长安胜业坊,邠王府。
李守礼把两封信都递给李元纮。内容一致的信,时雨写了两封,还通过邠王的手递给李元纮,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李元纮看完,陷入深思。李守礼倒是不急着他表态,老神在在地品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与邠王只有几面之缘,皆与他表妹有关,但关于邠王在朝中如何打算的,他是一无所知,邠王虽是他未来的妹婿,但此人身份敏感,身为李氏皇长孙,但按礼制却与皇位无缘。他没有办法仅凭表妹的一封信,就把丹阳房李氏绑在邠王这艘明显不太安稳的船上。
“如若邠王邀下官前来仅是商讨项城赈灾一事,下官清楚,以邠王在朝中的地位,凭邠王一已之力即可解决。下官想知道,在解决项城一事之後,邠王的打算”。
李元纮决定,与其与邠王这种城府深沉的人绕弯子,还不如开诚不公。
李守礼放下茶杯,看着这位丹阳房的後起之秀,虽然年纪轻轻,但能见微知着,倒是个通透的。
“李郎中久在州县任职,比本王更清楚当前朝廷积弊。本王的打算很简单,国之所乱,就是本王剑之所指。即使没有陇西李氏,本王所谋之事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自信丶沉着丶大胆。邠王这番话说的很明白,他要对付的不光是武三思,而是与武三思关系甚密的韦皇後,甚至还有……
李元纮心中震动,可他有种直觉,眼前这个人会成功。陇西李氏自东晋乱世崛起,靠的就是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大唐建国未至百年,虽经历了太宗丶高宗和武皇时期的盛世,但还未至中兴之时。当前的陛下和太子,显然不是中兴之主。
李元纮沉思了片刻,便作出了决定。
“乱世之下,陇西李氏自不可能独善其身,下官愿成为邠王殿下手中之剑,在这乱世之中荡出一片清平天地”,李元纮向李守礼一揖。
李守礼将李元纮扶起,眼前这个年轻人能撬动陇西李氏多少力量眼下未知,现在需先解决项城一事。
李守礼从书架上取出一个盒子递给李元纮:“明日朝会,本王会自请去各地督办赈灾”。
“下官明白”。
“啪”!李显将折子扔到殿前跪着的崔湜面前。
“好个崔湜,你就是这麽赈灾的,可是发了好大一笔横财!联予你这户部尚书之职还事够吗,真是贪得无厌!”
崔湜以额触地:“陈州刺史贪墨赈灾之粮之事,臣确有失察之责,但臣也是今日才知此事,臣就算再大胆,也万不敢发这国难之财,请陛下明鉴”!
李显将手一拍,怒道:“你休要狡辩,陈州是失察,那华州丶同州丶商州呢?如果只是一州失察,这灾民怎会从长安一路跑到丹阳房李氏的家门口讨粥喝”!
今早朝会,户部度支郎李元纮上奏项城涌入流民之事,并呈上陈州刺史贩卖赈灾粮之账册,以及户部尚书崔湜半年来收受贿赂的证据,彻底点燃了李显的怒火。
殿上的人都清楚,崔湜是武三思的人,陛下这怒火针对的不仅仅是崔湜。
“崔湜赈灾不利,夺户部尚书之位,罚俸一年,迁吏部侍郎。”李显看着武三思,眼神发冷。
“户部度支郎中李元纮,揭发赈灾贪墨一事有功,迁户部侍郎,接崔湜负责京畿道丶河南道两地赈灾一事”。
李显说完,殿下一面交头接耳之声。户部度支郎是从五品,户部侍郎是正三品,这名不见经传的李元纮好像才刚从京外调来三四个月,这擢升速度可谓是飞速。
不过此人是陇西丹阳房李氏嫡孙,其祖父正是原国公李昭德,名门旺族的後起之秀,他人是羡慕不来的。
“太子,你在京中负责赈灾粮食调度,务必尽快凑齐粮食发往灾区。另着邠王李守礼前往各道督办州府赈灾及安置流民一事,如有赈灾不利,中饱私囊者,不必请旨,就地处置!你先去陈州将刺史邱培如给朕办了,当是杀鸡敬猴。”
李重俊和李守礼上前:“儿臣丶臣领旨”。
散朝後,太子李重俊叫住李守礼和李元纮:“二哥,李侍郎,赈灾一事还需再商讨一下章程细节,劳烦二位来趟东宫”。
武三思看着太子和李守礼,李元纮一同离去的身影,咬了咬後槽牙,还以为这李重俊是个软柿子,短短半年,不仅攀上了李守礼,现在连向来中立的陇西李氏都拉了出来,倒是小瞧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