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搜索唐宫 > 万寿贺礼(第1页)

万寿贺礼(第1页)

万寿贺礼

安乐公主府。

李裹儿身着单薄的春衫斜倚在美人榻上,领口微敞,露出诱人的弧线。此刻,她翘着红色指甲捏起旁边扎在葡萄上的银叉,在对面跪着的男子的脸上轻轻地划着,慢慢地移到了男子颈侧跳动的血管处。

令狐少和咽了下口水,缓解了下紧张的情绪,眼神仍是不加掩饰地与李裹儿对视,透露着殊死一博的决心。

李裹儿看着令狐少和的眼睛,手指忽然用力,将整个叉子没入令狐少和的肩头。

令狐少和额头冒出了细密的冷汗,但仍咬紧张牙关没发出任何声音。

李裹儿眼中显出玩味的神情,坐起身子凑近令狐少和:“本公主可不是你那人美心善的未婚妻,想从本公主这里捞东西是要付出代价的。你一个家道中落的破落户能给本宫什麽,想要官职?有本事交够银钱,多大的官本公主都能给你。”

令狐少和看着李裹儿红艳艳的嘴唇,眼神不加掩饰:“银钱确实没有,不过在下可以助公主将太子拉下马,事成之後,不需要官职,只需公主助在下得到一个人”。

“哦”?令狐少和这番话倒是引起了李裹儿的兴致,将嘴唇凑到令狐少和的耳边,同时手指在他的胸前打转:“什麽方法”?

令狐少和呼吸急促,压抑地说着他的计划。

李裹儿听罢,唇边溢出清脆地笑声,拉起令狐少和的手放到了自己的柔软之处。

六月长安,骄阳如火。斑驳的树荫折射出忽明忽暗的光线,肆意地在窗边那人莹白的脸上游荡,耸立的眉骨在脸上投下阴影,刚好挡住掉了眼中的清冷和疏离,让那人看起来柔和许多。

徐秉茂看着邠王注意力在棋盘上,不动声色地抹了抹脸上的汗。三日後是万寿节,虽然国丧未满,不宜大办,但适逢陛下五十五岁整寿,王室宗亲,内阁大臣小范围地祝寿还是有必要的。

今日就是来请示给陛下准备寿礼事宜。在长安邠王府呆了一年,面前这位殿下的生活习性算是摸得差不多。邠王喜热畏寒,深秋时节便要布置好地龙,火盆。但这伏夏时分,他是热得满头大汗,邠王则仍是面色如玉,丝毫不见暑气,再加上窗外夏风吹得衣袂飘飘,坐在那里就像下凡的谪仙一般。

就在徐秉茂擡起袖子又想抹汗时,李守礼终于说话了:“礼单可以,还有。。。。。。。你明日亲自去趟项城,接她回来”。

徐秉茂放下袖子,肃身站好,这个“她”不用说就是未过门的邠王妃,张小姐。

“可需属下通知礼部,着手准备婚仪?”七月国丧将满,邠王的大婚也应该着手准备了。

李守礼正在下棋的手顿了一下,眼神微闪,又将棋子放入棋盘:“不急”。

徐秉茂道了声是,退了出去,但心里面还是在犯嘀咕,让他去接张小姐,又不准备婚事,这婚到底是结还是不结。算了,这位主子的心思,他向来猜不透。

六月初十,万寿节。凡在京的李唐皇室,五品以上官员齐聚大明宫。远在封地的相王早早就送来了一扇万里江山翡翠屏风,摆在今日宴客的延英殿龙椅之後,给足了李显面子。

李显身着明黄龙袍,笑呵呵地坐在殿中接受群臣朝拜,韦皇後陪坐在李显身侧。先是太子丶邠王丶温王等陛下的子侄,颂寿祝祷,送的也都是些名贵玉器丶瓷器等中规中矩的寿礼。

殿上的第一个高潮是安乐公主的寿礼,只见安乐公主请来一帮的杂耍艺人,顶缸丶吞剑丶变戏法,最後还出来三只小猴模仿着人一样拜倒,拱手向李显祝寿,最後拉出一个“寿”字条幅,殿上这些达官显贵何时见过这种民间技艺,瞬时爆发出一片惊叹声。

李显和韦氏二人自是乐得合不拢嘴,别人不知安乐怎会想起来找民间艺人献寿,他二人心中却清清楚楚,回想起了在房州圈禁时期的日子,李显丶韦氏以及他们的子女最大的愿望就是不用担惊受怕,走出那片破屋,如寻常老百姓一般粗茶淡饭,市井日常。

韦氏边笑边用手帕擦了擦眼泪,李显也体贴地低声安抚。

“赏”!李显大袖一挥,对安乐公主一通赏赐,就差把国库打开让安乐公主随意挑了。所有表演的艺人都赐了丰厚的赏赐,就连那三只猴每只都赏了个金饭碗。

李裹儿在衆人艳羡的目光下坐到了太平公主旁边的位置,又得意地看了看对面正在与李守礼低头聊天的李重俊。论能力,论才干,论在李显心目中的位置,李裹儿自觉比李重俊强百倍。

李氏皇亲献礼过後,是以武三思为首的朝臣,这朝臣献礼显然要比皇亲贵重许多,什麽南海的红珊瑚树,整樽的玉佛,镶着各色宝石的金樽玉碗。。。。。。

“陇西李氏丹阳房原国夫人丶姑藏侯丶武阳候觐见……”殿外礼官唱道。

殿中传来交头接耳的声音。衆人都有些诧异,陇西李氏虽然在朝当官的不少,但以家族身份集体觐见贺寿倒是未曾有过。

也不怪陇西李氏清高,皇朝更替一两百年就有一次,但这四大家族无论在哪朝都没变过。因此无论谁家当皇帝,这四大氏族都是皇室重点拉拢的对象,毕竟有了大氏族的支持,这天下坐得才名正言顺。

陇西李氏乃四姓之首,表面是来祝寿,但聚齐了陇西李氏定着四房中的三房,其中的意味就不同了。更何况唐朝的开国皇帝太祖李渊,虽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但陇西李氏定着房支从来没有出面承认过。

李显自然是意识到了陇西李氏到来的非凡意义,脸上显出喜色,擡手道:“快快有请”。

殿内衆人都停下交谈,齐刷刷地望向殿外。李守礼从听到陇西李氏这四个字时,向来古井无波的脸上泛起悦色,看得旁边的李重俊一愣,邠王这是在笑?

从殿外走来几人,居中身着瑞紫色一品诰命夫人服饰的应是原国夫人,两旁须发花白的就是向来深居简出的姑藏候和武阳候了。原国夫人被一位明眸皓齿,姿容明丽的年轻姑娘扶着,领着一衆人走入了延英殿。

几人拜过後,原国夫人道:“隋乱之时,陇西李氏族谱因战火遗失不见,近日竟意外失而复得。特誊抄了一份,作为陇西李氏献给陛下的寿礼”。

原国夫人身旁女子捧着一个锦盒交给殿前礼官。

女子身姿轻盈,丽若朝霞,眉眼间略带英爽之气。穿着淡菽色的夏衫和草珠色的褥裙,如春日海棠般,让人不禁注目。殿上人看着这位面生的小姐,都在纷纷猜测,陇西李氏,是要做何?

李显从礼官处接过族谱,按着时间顺序很快就找到了他曾祖李渊那支,乃十六国西凉开国皇帝武昭王一脉。

李显龙心大悦,有陇西李氏送来族谱为证,那些原本认为太祖李渊本为隋臣,而後窃国一说便可不攻自破。

现在陇西李氏正式承认唐朝开国皇帝源自陇西,李唐王朝祖上本来就是皇帝,灭隋建唐只是拿回了属于自已的江山。

虽然唐朝建国已近百年,现在甚少有人再拿皇位来的是否正统说事,但对于李唐皇室的意义仍是非凡的。

李显当即就下了诏,命礼部择黄道吉日将族谱供奉李氏宗庙,告慰李唐先祖。

下完诏,李显仍是爱不释手地翻看着族谱,不禁赞到:“不知这族谱是哪位大家誊抄的,字体宽博大气,内刚劲而外温润,自成一体,着实难得”。

李老夫人拉着时雨向前一步,与有荣焉地道:“谢陛下誉赞,此乃臣妇的外孙女,张时雨所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