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子惊了:“可是我刚才看你吩咐我们杀鱼片肉像是老手啊。”
林知了:“我还能叫你给看出来,这三年岂不是白干了?”
大厨子哑然失笑。
刘丽娘毫不意外,只因先前就听薛瑜嘀咕过,别看三嫂信誓旦旦的,其实她虚着呢,三哥说的!
林知了请小徒弟帮忙端碗。
大厨子给林知了一份糖醋排骨一份糖醋里脊,一碗酸菜鱼和五份面。林知了本想说四份,可一想二哥食量大,他吃一碗半,小鸽子吃半碗,不会浪费,便没有拒绝大厨子。
小徒弟很想尝尝酸菜鱼,放下面和菜就跑去厨房。林知了把瘦了一圈的弟弟拉到身边,“喝点酸汤好不好?”
脸色发白的小孩乖乖点头。
刘丽娘把薛瑜拉到身边,也让她先喝两口汤再吃面。
面和菜都有点酸,他俩胃口大开,面吃的干干净净,又吃了许多酸菜和鱼,里脊和排骨用了几块,剩下的便宜了林知了丶刘丽娘和薛二哥。
这条船有几个卧室,林知了和刘丽娘以及薛瑜住的是管事的卧室,薛二哥带着小鸽子跟管事住一块,夥计跟厨子住一块,船工等人睡大通铺。此时薛二哥就在林知了和刘丽娘住的屋里用饭。
管事原本想去他临时住处用饭,一看几个菜和一份面,他嫌端过去麻烦,就跟厨子在後厨用饭。
管事在郡王府有幸吃过一些山珍海味,然而像糖醋排骨和汤色奶白的酸菜鱼还是第一次见。他倒是喝过汤色泛白的羊肉汤。可是肉跟鱼的口感完全不同。
难得河鱼没有土腥味。
管事先前不理解,一个农家姑娘而已,就算是薛探花的娘子,也不值得刘掌柜亲自把人接过来,又叫他把卧室让出来,他们的东家可是皇亲!
此刻管事终于明白,哪是什麽农家女,乃是财神爷!
怪不得刘德全这几年越活越回去,四十来岁的人,竟然可以从他身上看出意气风发。
先前这位管事还以为自己不是疯了就是眼睛不好使。如今他可以断定没有看错,钱财可以使人返老还童。
大厨子问吃过不少好东西的管事:“这个菜怎麽样?”
管事点点头:“面也不错。跟我在府上吃的拉面完全不同。以前只听人说过,一天三顿面食,吃上一年不重样。我一直以为关中百姓夸口。现在感觉可能是真的。”
大厨子闻言灵机一动,翌日早上去问林知了吃什麽。他们要煮粥,担心林知了吃不惯。
听话听音,林知了白了他一眼,洗漱後随他去厨房。
林知了没有找到小葱,倒是见到了芝麻和鸡蛋。林知了很是意外,“竟然有鸡蛋?不怕一个浪过来鸡蛋碎了?”
大厨子微微摇头:“林娘子有所不知,运河上稳得很。”
林知了打十几个鸡蛋,又放几瓢面,请大厨子加水搅拌均匀,“有没有酱?我晒的那种甜面酱?”
大厨子指着角落里的坛坛罐罐,“不止有那种酱,还有芝麻酱。”
林知了找到她用豆瓣酱和甜面酱调好的酱,随後摊煎饼,一部分出锅前撒上芝麻,一部分出锅後刷上酱。期间林知了叫大厨子煮几块猪肉,然後拿到外面放凉。
鸡蛋饼做好盖起来保温,林知了切肉片做回锅肉。考虑到缺了辣味,林知了就加了黄豆酱。
林知了叫大厨子尝尝,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惯。大厨子点头表示很好吃,林知了就盛一份端去房间。
刘丽娘吃不惯加了黄豆酱的回锅肉,可是一看到鸡蛋饼上只有酱和芝麻,干巴巴的没有一点配菜,她又觉得回锅肉还行。
小鸽子这一晚睡得很踏实,小脸也有了血色,像是要把前几日缺的补回来,吃了两个鸡蛋饼卷回锅肉,又喝半碗小米粥。
晌午和晚上林知了都没有进厨房。
翌日晌午她做红烧肉,又过一日做把子肉,红烧肉配米饭,把子肉配面。再过一日,林知了没叫二嫂过去,她和几个厨子做松鼠鱼。
此後林知了没有再做新菜,大厨子挺满意,只因来之前听刘掌柜嘀咕过,以林娘子的聪慧,看到你们定然可以猜到我的目的,希望她高擡贵手。
林知了做了酱香鸡蛋饼,做了回锅肉,连红烧肉和把子肉的做法都交代了,还有意外收获酸菜鱼,大厨子可不敢要求别的。此後几日,大厨子不再劳烦林知了,先前那些菜来来回回做。
林知了吃够了河鱼,船终于靠岸。
北风呼啸,薛二哥裹紧棉衣不敢信,江南都开春了,北方的风跟冰刀子似的。
在湿润的江南呆了几年,林知了从船舱里出来也不适应。管事这一路上吃服了,见她精神不振,叫林知了休息,他带着夥计去租车,下午再乘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