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作者元月月半 > 83 薛理回京(第2页)

83 薛理回京(第2页)

太子也不避讳皇帝,大不了再次被废。若是他束手束脚,不等皇帝嫌他懦弱废了他,怕是最小的弟弟也敢惦记他的太子之位。结果和现在并无不同。

太子为了试探皇帝先提出把薛理安排到户部。

皇帝认为太子故意同他较劲,仿佛看到年幼的太子为了多吃几个糖同他使性子似的,毫不犹豫地准了。

太子得寸进尺,这些日子安排了许多人。皇帝没有一丝不满,只因太子安排的全是些小官小吏,职位最高的不过五品。

皇帝每日上朝议政,目之所及全是熟悉的老臣,反而嫌太子有些小心翼翼,没有储君的气度,给他机会都不知道用。皇帝为此从太子妃母族中挑几个人提上去。

皇帝此举令太子意识到薛理的官职不会出现变故,这才叫魏公公快马加鞭把人接过来。

魏公公不知道太子和皇帝之间的较量试探,只向薛理保证,抵达京师便可去户部报到。

薛理听到妹妹的询问毫不犹豫地点头。

薛瑜:“那是可以先带过去几件,年後我和三嫂也可以轻松些。”

“你的先不收拾。”薛理道。

薛瑜对于去京师还是有一点点抗拒,闻言决定听他的,再认真考虑考虑。

翌日清晨薛理和往常一样先用饭,只因他要送小鸽子去学堂。

薛理前脚离开,後脚魏公公和车夫进来。

店里人多,还多是熟客,林知了和刘丽娘听到熟悉的声音习以为常。待人到跟前给钱,林知了擡眼招呼一下顿时愣住,“魏——魏先生来用早饭?”

魏公公不想惊动地方便住在客栈,客栈也有早饭,但他着实不习惯一早喝粥就小菜,于是和车夫出来吃早餐。

看到热热闹闹的早市,魏公公很意外。转念一想此地乃鱼米之乡,百姓富足,若是早市清冷反倒奇怪。

魏公公想尝尝当地美食,看到有人拿着饭团他很是好奇,便问人家在哪儿买的。那人擡手一指——巷子里林娘子的店。

林知了捂住钱盒:“这几日就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吧。”

魏公公估计早餐不贵,便笑着接受她的好意,点了一份饭团,又要一份豆腐干笋汤。同行的车夫吃不惯饭团,要一碗拉面。林知了为他加个大排。

晌午二人又来了,都选择吃面和饼,还要了里脊肉和红烧肉。

连着两日,二人都在林知了店里吃面和饭团。林知了不信他俩因为缺这点饭钱而不舍得出去吃,感觉是真喜欢饭团和拉面。

果不其然,第三日上午要离开,二人在外面吃了海鲜面丶年糕和煎包,又请林知了包三个饭团和三张肉夹饼,留他们和薛理晌午吃。

魏公公也没有催薛理尽快赶路。待早饭後店门关上,林知了闲下来有时间送薛理,车夫才把马车赶到巷子里。

薛理捏捏小舅子的小脸:“日後二哥或者你姐送你去学堂,迟了或者早了都不许抱怨。二哥没空陪你遛大花也不许使性子。”

小鸽子拨开他的手:“知道,知道,我乖乖听话。”

薛理看着林知了欲言又止。

林知了:“又不是见不着了。快走吧。别叫魏先生等急了。”

薛大哥这几日忙着找房子,薛理没能见到他:“大哥那边你帮我说一声。”

其实昨日薛理去过村里,可以跟他娘说一声叫大哥今早来找他,然而他怕大哥在他娘跟前藏不住话,他并不希望他娘过早发现他回了京师,是以在他娘面前只字未提。

林知了点点头。

薛理叹了一口气,不禁又看一眼家人和这个小院才转身离去。

马车离开小巷,小鸽子就想姐夫:“阿姐,我们什麽时候去京师啊?”

“过了元宵节有镖局去京师,或者竹林酒家的夥计去京师送本地特産,我们就随车过去。”林知了转向兄嫂:“大哥的事忙完,我们就找新房新店面?”

刘丽娘沉默片刻才应一声“好”。

薛二哥想说什麽,到嘴边又咽回去。

林知了看出他俩对留在此地有些犹豫。但凡他俩有一丝不舍,林知了都不会主动提出叫二人随他去京师。

以刘家衆人的秉性,林知了相信二哥二嫂不会叫她等太久。

-

腊八节,刘丽娘和薛二哥又回了一次刘家,也是刘家人请去的。

面对和和气气的嫂子,刘丽娘干不出横眉冷对的事,又不习惯拒绝娘家人,便随她去刘家过节。薛二哥放心不下只能跟过去。

下午,二人回来後笑容勉强,小鸽子跟薛二哥斗嘴他都没心思应付。以往小鸽子和薛理玩闹他都忍不住插一脚。如此反常,薛瑜都看出来了。

晚饭後,林知了陪弟弟去遛狗,薛瑜跟上。走出巷口,薛瑜就问哥嫂怎麽了。林知了的回答跟以前一样,此事她自有分寸!

翌日早饭後,刘丽娘和林知了在竹棚下准备晌午的食材,刘丽娘频频看向林知了。向来机灵的人这次就跟木头一样,丝毫没有发现刘丽娘的纠结。

最後还是刘丽娘忍不住叫林知了停下,她想和林知了聊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