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作者元月月半 > 82 京师来人(第2页)

82 京师来人(第2页)

听闻此话薛琬不敢继续点头。

林知了:“与其担心大哥,还是多担心担心自己吧。你弟妹若是知道你每月最少赚三贯,算出你身上有几十两银子,定会借大哥的事搅的你在此待不下去。你不得不回家,届时钱藏到老鼠洞里也会被你娘和你弟妹翻出来。钱被她俩拿去,再叫你嫁人,你拿什麽出来租房住客栈?”

薛琬脸色骤变,很是担忧地问:“那那我该怎麽做?”

林知了朝她身後的绣坊看去。

薛琬不明所以。

林知了够了:“自己琢磨!”说完就和大哥走人。

薛大哥跟林知了去店里,帮林知了送走食客,他就跟林知了商量成亲当日何时把人请过来,届时人在哪里休息等等。

薛二哥忍不住问:“晚上住哪儿?”

林知了:“大哥打算租一处小院,租金半年,暂且住着。”

薛二哥:“半年後呢?”

林知了:“绣坊管事也在找房子,准备买一处小院。”绣坊这处房子是管事和几个姊妹共同的家,绣坊管事只占两成。

薛二哥忍不住问:“房子不好找?”

林知了:“不挑地段,上午看房,下午就能到手。”

奈何绣坊管事不想离绣坊太远。原先姊妹几人起誓就这麽过下去。可是这个俗世对女子极为苛刻,何况是风尘女子。

今日听到绣坊管事推心置腹的一番话。林知了才知道她们几人出去买菜都会被指指点点。偶尔还有地痞敲门。那些人倒是不敢硬闯,可是风言风语足够街坊四邻孤立她们。

若非花街姊妹支持,绣坊早就因为没有生意而关门。

管事嫁给薛大哥,用实际行动告诉街坊四邻她们真想从良,周边妇道人家便不会再跟防贼一样盯着她们。

再有地痞敲门,薛大哥住得近及时过去把人教训一顿,三五次过後,便不会再有人上门闹事。

薛二哥看向大哥:“她想找个多大的?是在巷子里还是路边?跟我们说说,我们下午没事帮忙看看。”

林知了:“大哥帮她一起找。我是不是忘记告诉你和二嫂?大哥把护院的差事辞了。现在住在以前镖局同僚家中。”

薛二哥无奈地看着她:“你只字未提。”

林知了有些心虚:“现在说了。”

薛二哥想问为何把护院的差事辞了,又觉得跟差事比起来房子的事更当紧:“既然打算买房,何必再租房?”

林知了:“租房是临时落脚处,可以凑合一下。买的房子要住半辈子,总要里里外外修葺一新。”

听了两人的话,薛大哥有个想法,院里也没外人,他便直说:“我觉得不必租房。她先住绣坊,我把房子修好她再搬过去。修房期间我可以回家住。”

林知了:“婆婆问起来——你可以把买说成租,待房子修好就把她和小侄子接过来。”

薛二哥直摇头:“不成。娘知道城里房租贵,不信大哥有钱租房。”

薛大哥解释他下月初去新镖局做事,离过年只剩一个月,有很多货物以及商家需要他们护送,若是一切顺利,雇主给的赏钱就够他一个月租金。

薛二哥张口结舌:“你你又去镖局?”

薛大哥奇怪:“二弟为何这样说?”

薛二哥张张口:“——还记得你刚才说什麽?娘和小侄子搬到城里,你不在家,那家中不就只剩孩子丶娘和绣坊管事?你把娘和她放一块,你不怕她俩把家拆了?”

刘丽娘连连点头。

林知了无语又想笑:“二哥,人家可不是薛琬。在花楼十多年,什麽牛鬼蛇神没见过?再说,孩子在身边,婆婆敢当着小侄子的面大吼大叫?她不怕吓着她大孙子?”

薛二哥忘了。

林知了对薛大哥说:“我也赞成直接买房。去绣坊南边或者西边。东边有万松书院和县衙,地段好房子贵。这边的房子这两年涨了许多,年底房租到期我们搬走,房价必然会跌回去。”

薛大哥忙问:“搬去哪儿?”

林知了:“还有一个多月,不急。你俩的事办好,我们再找也不迟。”

薛二哥才想到他忘记问婚期。

薛瑜先一步问出口:“什麽时候成亲?”

林知了:“这个月二十四。”

刘丽娘算一下:“只剩十多天啊?大哥,该买的东西买了吗?你别小气,她和陈家不一样。她没孩子,又比你有钱,就算你把这几年存的钱都换成金银首饰,她也不会叫小侄子喝西北风。将来你和她的钱财还不都是小侄子的。”

俩人搭夥过日子,薛大哥没有想过把她的钱财据为己有。但他认同那句“不会叫小侄子喝西北风”。将心比心,他给足人家面子,人家定会厚待他儿子。

薛大哥不信人人都像陈文君算的那麽精明。林知了和刘丽娘就不太计较。以前在家中,刘丽娘几乎不叫陈文君做饭,林知了虽然计较这一点,但她每日给百文家用。

也是有这样两个弟妹,薛大哥被陈文君嫌弃,也没有因此认为天下女子都跟她一样。

薛大哥点点头表示记下,“天色不早了,我去问问她能不能直接买房。”

薛二哥送他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