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准备收徒
◎盛情难却的代价是什麽?◎
薛瑜心烦,念她是长嫂只说:“棉布轻薄舒服啊。”
陈文君微微摇头,替她感到不值,“你年龄小不知道,绸缎才柔软舒服。”
她没完了是吧?薛瑜好想把她的嘴缝上:“娘,既然大嫂说绸缎那麽舒服,回头你给我做一件吧。”
陈文君有片刻失神。薛母愣了愣神才反应过来:“我做?”
薛瑜点头:“是的啊。平日里我跟着二哥三哥,不用娘养我,还可以给娘省下很多粮食。半年的粮食换成钱够买一身绸缎吗?娘要是带着小侄子没空就叫二嫂给我做。”
薛母顿时有口难言,“——绫罗绸缎都很贵,娘手里的钱可能不够。”
陈文君回过神:“你帮三弟妹做事,于情于理都应该叫她做。”
薛大哥听不下去:“大过节的说这些做什麽?”
陈文君:“我是心疼妹妹啊。”
薛瑜一头雾水:“大嫂的话好怪啊。三嫂给我做娘就不能给我做了吗?我是娘的女儿,娘养我不是应当的吗?再说大嫂要是真心疼我,也可以为我做一身啊。好衣服肯定越多越好。大哥每月四贯,吃住都是东家的,不能拿出半个月月钱给我扯几尺布吗?”
陈文君一时语塞。
薛母也不敢说养你不是我的义务,“瑜儿,我看看篮子里有什麽。”
薛瑜对此很失望,她娘怎麽又这样啊。要不是三嫂和二婶吵架的时候她这样糊弄,二婶也不敢频频给三嫂添堵。
薛瑜很是不满地把篮子往她怀里一塞就到大哥另一边坐下。
先前薛瑜讨厌她大哥,凭他敢跟陈文君吵架,薛瑜决定暂时先不讨厌他。
竹篮里没有鸡鱼肉蛋和白糖,只有两串葡萄四个大石榴一份鲜肉月饼——六块,一份蜜饯以及一份糕点。糕点自然不是需要排队的酥饼,而是五香糕。
陈文君大为意外。
原先她认为以林知了的财力最少会买一份酥饼和造型精美的梅花糕。又恰逢鲜藕上市,再有一份晶莹剔透的藕丝糖,算上月饼,正好成双成对很是吉庆。
过节不能无肉,上次薛二哥过来都拎了羊肉,想必这次也一样。
然而这次不一样。
薛母对篮子里的东西也倍感意外:“瑜儿,这些是你买的啊?”
薛瑜感觉她娘语气不对,又觉得想多了,“二嫂和三嫂收拾的。我哪会买啊。”
陈文君柔声问道:“她俩回去也是拿这些啊?”
薛瑜可算懂了,嫌少啊。薛瑜朝对面的母亲看去,薛母等她回答。薛瑜对她愈发失望,“是的。我的篮子跟二嫂的一模一样,都是二嫂昨日新买的。大嫂,我们给娘买的鲜肉月饼,大嫂买的什麽?”
陈文君神色一怔,终于感到一丝尴尬,“我,你小侄儿离不开人。”
薛瑜:“大哥在城里做事买东西方便,大哥也没买?”
薛大哥买了,一份点心和一份月饼,东家还赏了两份。当日他寻思着若是弟弟回来过节,四份点心足够了。要是开店回不来,月饼和点心都可以放几日,薛母和陈文君慢慢吃也吃得完。
唯独没有料到回到家中就被陈文君埋怨一顿,话里话外皆是既然东家赏了,为何还要花钱买。
薛大哥解释过节总要吃月饼。陈文君就说他两个弟弟还能空着手回来。薛大哥想解释他是大哥,不巧先看到低矮的鞋柜上有两封点心,就说“原来你买了啊。”陈文君一看他上手,误以为他想拆开看看,着急忙慌说出那是给她爹娘买的。
此话叫薛大哥意识到她没给他娘买月饼。薛大哥仍然期待陈文君是他以前认识的温柔体贴的妻子,先前干的那些事是一时糊涂。薛大哥就问她给薛母买的什麽。
陈文君什麽也没买,认为薛大哥这样问是怪她不孝。不孝可是重罪,陈文君自然不敢认,就说她不知道婆婆喜欢什麽。再说,婆婆手里有钱,老二老三每人每月给五百,她想买什麽买什麽。
此刻几件事加一起令薛大哥心生不满,夫妻俩又吵起来。
薛母听到动静赶紧把孙子抱走,还提醒薛大哥别跟陈文君计较。薛大哥说出她只给她爹娘买点心,薛母的神色不好,当她看到怀里的孙子,瞬间原谅陈文君,就说她女儿会给她买。
薛瑜确实买了,可是跟陈文君买的一模一样。待薛母发现这一点,脸色堪称五彩缤纷。
落到薛瑜眼中就认为她娘贪心不足。她又不敢埋怨她娘,心说你不满意我满意。她拿一串葡萄洗干净,随後又拿两个碗回到堂屋叫她大哥掰石榴,她一边剥石榴一边吃葡萄,还招呼薛母等人一起吃。
薛母见她把水果当饭吃,就劝她少吃点。薛瑜顺着她的话问晌午吃什麽。
此话又令薛母尴尬,她想的是主菜烧羊肉——薛二哥带的羊肉。然而人都没出现,还烧什麽啊。
薛大哥尴尬地如坐针毡,到牛棚旁边鸡窝里抓一只公鸡。薛母要面子,担心薛瑜回城後跟林知了抱怨,“中秋佳节娘就让我喝粥。”薛母见状就去厨房烧水拔鸡毛。
薛母前脚出去,薛瑜後脚把月饼拆开。陈文君皮笑肉不笑地恭维:“瑜妹妹好胃口啊。”
薛瑜:“我正长身体啊。三嫂说我的胃是无底洞。二嫂说吃得多长得高。我又不是大嫂,吃多了只会横着长。”
陈文君气得险些咬掉一嘴牙:“——近墨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