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颐与程云筝的不避嫌,反而成了他人眼中的证据。
最後一集,也就是最後一周,倪知呈给予的结局梗塞无数现实男女的心脏,将这部精小的电视剧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直到这里,才终于有人开始感慨总结:
【谁能想到呢?极难具备造星能力的悬疑剧,却意外捧出两个新人;很少能创出CP感的犯罪片,却杀出一对性张力极强的BG。感谢程制片,感谢倪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这麽好的故事】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
奉颐虽没刻苦磨练十年,可手中一直磨着的那把利剑,也终于在这一天出了鞘。
常师新从《永恒午夜》播出的第一天就开始忙,他提前擡好合作价格,等待各路品牌合作方扑面而来。
一手忙着造势,一手忙着筛选。
《永恒午夜》是长尾剧,如今来看它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一部好剧,而是具备冲奖性质的佳作。
他要将奉颐擡上更高的位置。
幸运的是,《永恒午夜》播放完後的一个月,《海上共明月》播出了。
上星的正剧题材受衆面非常阔,这无疑不是将她的名气再次下沉,成为了她撬开了国民度的第一把钥匙。
更巧的是,在此之前的一个月里,常师新正好寻找到一支公关团队,不是顶级,但却足够有创意,懂得另辟蹊径的道理。
团队抓着《永恒午夜》的高光片段,《海上共明月》中她挑战一个女人三种不同年龄阶段的演艺,以及那首她亲自献唱的片尾曲,硬是将她死死摁在了“养成系全面发展型艺人”的宝座上。
所以那几个月的时间里,奉颐周边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上蜂拥着点进她主页的网友,关于她的讨论每天都在激烈进行。质疑与同情,谩骂与维护,否定与肯定,错综复杂,乱作一片。
它们传达来的讯息,就如同常师新那天一反死气沉沉,在电话里异常兴奋地庆贺的那样——
天时丶地利丶人和!
奉颐!你火了!
是的。
二十来岁的姑娘眸底胜券在握,意气风发。
从那一刻起,就会迈进一个全新的丶陌生的丶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界。
那个时候娱乐圈一线梯队是什麽状况呢?
五六个当红小花割据混战,明枪暗箭,为市场上稀少的优质“蛋糕”争得你死我活。
她们势同水火,拉帮结派,腥风血雨。程云筝所在的小生行列更甚。
但没人想到,几年前的程云筝还身负三百万赌债,在酒吧凄凉卖唱;奉颐也还在跑龙套,因为怕没人知会她即将开拍而错失机会,只能靠自己机灵观察随叫即到,那碗难吃的盒饭端在掌心,没扒拉几口,便随时匆匆放下。
再後来奉颐深陷舆论,顶着“资源糊咖”的名头,口碑陷入低迷。纵使小有名气,打过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在大佬云集的一线圈子中,提起“最具潜力的女明星”,大家压根不会想起“奉颐”这个名字。
但,就是那一年,那个大家口中的“倒霉轴星”常师新,却带着他的艺人奉颐,杀出了重围。
那一年,奉颐二十七岁。
距离她进入演艺圈,已经过去五年。
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好像什麽都没做,好像也没拍几部戏,就已经快准备步入三十。
细想一番,才浅觉自己的青春几乎都蹉跎在等待之中。
等待一部好的制作,等待一个好的剧本,等待一个好的时机……于是在不断的等待中,或沉没,或沉淀。
这是许多演员的现状。
而爆火对于这样的等待来讲,更像是层层累积历经艰辛後,突然一瞬间的事情。
有的人就是注定要火的。
就像当年有人感慨过的,奉颐这张脸放出来,就是会吸走全场的目光,盖不住,也压不了。
若不是她铁了心地要走实力派,当初借着“金宥利”那麽好的机会,稍微炒作炒作,跻身一线根本不是问题。
但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可复制。
她成不了金宥利,也复制不了金宥利的路。
但迟早有一天,她可以成为自己。
——成为“奉颐”。
【作者有话说】
别急,赵老板那边还没开始发力[比心]
另,我设定的是熙熙靠悬疑剧爆火,但事实上悬疑剧属于“冷门造星与戏骨实力派的阵地”,因为想表现“每一个人的路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有了这种悬疑剧+cp的设定,大家不要太较真嗷
而且这几天章节一直反复斟酌修改,大家可以倒回去再看看增加的内容吗,情节会更加饱满一点
大家久等了,真shi抱歉,补偿24小时红包[比心]